的办法处置,比在外面乱跑更安全。
归化城的疫情,很快传播到漠西三部,三部只得断臂求生,丢下染病的族人,带着粮食和牲畜远遁而去。
漠北蒙古比较幸运,能从大明辽东省的几处口岸得到援助的粮食,情形比漠南、漠西诸部好上许多,他们远离了爆发疫情的漠南地区,部族躲过一劫。
到了七月底,大明临时关闭了张家口边墙上的城门,暂停了榷场交易。
自从张家口堡爆发疫情后,北京城内谣言四起,有说山西省有九成的村子都爆发了疙瘩瘟,有的村子整条村的人都死光了,官府只好放火烧村,将村子里的屋子、牧畜、连山上的树木都烧得精光……
有说宣大边镇的军营里,也在大量死人,有些城墙上,连守城的士兵都没有了。
更有甚者,有人说亲眼看到成群结队的草原鼠,沿城墙爬上来,翻过城墙到大明的地盘寻找吃的,这些饥饿的老鼠,大白天的见人就咬,而且被咬的人,当场就会吐血而亡……
城里的米面粮油应声而涨,百姓们不顾政府颁发的“居家令”,在粮店外排起了长龙,五城兵马司的巡城兵丁,也拿这些百姓没办法。
顺天府尹周从善只好下令关闭粮店,改为定点定量供应,减少人员流动。
同时贴出安民告示,告诉城内百姓,关于山西和宣大边镇的疫情流言,全都是夸大其辞,让市民不要信谣传谣;同时,京城的粮食储备充足,单单是城内各大粮商的存粮,就够全城百姓吃一年的,还有官府的新旧太平仓做后盾,大家没必要抢购高价粮……,
告示一出,市民们将信将疑,抢购粮食的人总算越来越少了。
第二天开始,《明报》开始刊登山西、宣大的疫情报道,记者们深入到疫区,陆续不断地寄回文章,报道疫区防疫抗疫的措施,报道地方官员、乡绅、大夫和百姓在抗疫中的善举……
连续不断的新闻报道,让京城的百姓了解到疫区的真实情况,许多人在两个月前,还抵制官府倡导的“除四害”运动,觉得官府是小题大做,扰民。
如今事到临头,才知道“除四害”与瘟疫的关系,不用官府的人来督促,人人都自觉地“讲究”起来,街上佩戴口罩的人越来越多,家里一旦有人发热,就赶紧送到城外的医院诊治,不管是受了风寒还是有伤口发炎,一律往城外送。
紫禁城里,张蔷已经有一个多月,没到坤宁宫看望大孙子了,王瑾心里直打鼓,对平安道:“母后是不是生咱们的气了?怎么不来看望垣哥儿了?”
平安安抚她道:“怎么会?母后不是小气的人,她是出宫微服私访去了,她记挂着抗生素和酒精的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