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信王却不为所动,坚决将大儿子送上了船。
沉寂了几年的大明经济,因为开发新大陆的热潮而重新焕发生机,茶馆酒楼里的客人们,谈论的不再是旱灾、蝗虫、瘟疫,而是印第安人、航海、投资和回报。
开拓团定于开平十四年四月初九,在浙江海中州海域集结,然后顺着北赤道暖流,进入鲸海水域,汇合南洋公司的科考队后,向东越过倭国进入另一片大洋,《明报》上称这片海洋叫太平洋,然后顺着太平洋暖流,驶向新大陆的西海岸。
三月底,舜华要回南洋,张蔷顺路,微服出访海中州群岛,送科考队船只出海。`我,的?书.城¢ .首?发′
此次微服出行,连张泉也不带,只带了法容、姜姑姑和阿宝,平安不放心,安排了一明一暗两支护卫队伍随行,明里由徐元祉率领一支十人队伍,装扮成镖师护送,暗地里,却有一支由法诚领队的隐卫暗中护卫,紧急情况下,还能联系当地的隐卫,迅速召集到足够的人手。
四月初一,张蔷一行人登上海中州里最大的舟山岛,此时的舟山岛海面上,帆樯林立,参与新大陆开发的船只,大部分已经到达集结地,船主和水手们,正在岸上做最后的准备。
招募工匠水手的摊位前,挤满了前来找机会的壮汉。
“额会种地,”一个汉子说,“大豆、小麦、棉花都会种,就是土豆、玉米、红薯这些新作物,也是会种的……”
“俺会打井!会修水渠!到了那新地方,没水可不行!带上俺,包管让咱大明人的田里不缺水!”
摊主仔细检查了他们的路引资料,见他们身强体壮,便大手一挥,都招了。
被选上的人,立即喜笑颜开,落下的人神情沮丧,仿佛错过了一万两银子。
几家挂着“远航杂货铺”幌子的摊位,生意火爆,挤满了采购的行人。硫磺皂、驱蚊药水、防水油布、黄豆绿豆、各种治风寒、治跌打损伤的药材,最受欢迎,拜疫情所赐,连惠民药局里卖的抗生素,也有人买,据说科考队的船上有医生,到时候让医生给注射就行,有备无患。
简易净水器、甚至还有科学院仿制的、价格相对低廉的单筒望远镜,都成了抢手货。掌柜的嗓子都喊哑了:“新大陆必备!保命又发财!最后十套净水器,先到先得!”
看得张蔷眼花缭乱。
从海参崴赶来护航的鲸海水师船队,已经停泊在港口,二十艘比南洋巨舶还长大的大明巨舰,第一次在东海水域亮相,两侧共三十二门大明火炮,给开拓团的船队提供了足够的安全感。
天子平安选择了张世泽代他前来统领,他的最初的四位伴读中,张世泽最成稳大气,颇有他祖父之风,张蔷也觉得英国公的家风更好,于是,赐张世泽尚方剑和临机处断之权,为天子统领这支庞大的船队。
船队的副统领,是前大明登莱水师提督沈有容的大儿子,开平元年的武进士沈寿崇,目前的级别是鲸海水师副总兵。
各舰的舰长,都是鲸海水师这几年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听说有两人还是毛文龙的干儿子,毛文龙去到海参崴后,再也不敢像在东江镇那样搞家天下,不敢再收干儿子干孙子,这两位,估计还是在东江镇的时候收的,也算是有本事之人。
如此重要的一支军队,天子平安重新捡起了“监军”这个职位,不过担任监军的不再是太监,而是他师兄法信,不用说,水师里还有一支隐卫力量,随时监控着水师官兵的行动……
应鲸海水师督师袁崇焕的请求,吏部委派辽东布政使司左参议瞿式耜,挂右佥都御史衔,管理水师的后勤粮草,听英国公世子张世泽指挥。
张蔷是微服私访,并没有出面接见这些官员。
四月初九,大吉,万事皆宜。
朝阳从海平面上升起,霞光满天,海面上浮光跃金。
舟山港海面上,桅杆如林,帆影蔽日,两百四十二艘由水师舰队、联合科考队、新大陆有限公司、皇家投资公司,以及民间大户们的开拓船只组成的庞大船队,铺满了海面,空气中弥漫着桐油、缆绳、海风的咸腥味道,还有敬神的香炷纸钱的味道。
每一艘船的桅杆顶端,都高高飘扬着大明的日月龙旗。水师战舰上,绣着狰狞狻猊的将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开拓团的船上,则悬挂着代表各自商号或开拓团的旗帜,五颜六色,迎风招展,形成一片壮丽的旗海,在碧海蓝天的映衬下,宣告着大明这个老大帝国向海洋进发的雄心。
无论船上的人,还是岸边送行的人们,心里都萦绕着一种令人心潮澎湃的、混合着离愁与豪情的激情。
浙江布政使方岳贡主持今日的送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