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长,烽烟起!”
身旁的近卫,手指指向天际,高声呼喊。
魏延身躯一颤,从迷茫中觉醒,再次凝眸细视。
确实如此。
东方天际,三束烽烟,已在夜幕中升腾。
魏延眼中锐光闪烁,不自觉紧握掌中密函。
那乃梁翰之密函,与他约定于初六之日,以烽烟为信,内外夹攻夺取东门。
引刘备之师入城,占领樊城!
信号已发出,约定之刻已至。
魏延明白,刘备统领之大军,已潜行至城外,静待他行动。
决断之时已至。
“梁文舟,我魏延便信你一次,以我全部身家为赌注!”
“但愿你未曾欺我,那刘备确为礼贤下士之明君!”
魏延一咬牙,脸上的迟疑尽散,只剩下坚定。
他深吸一口气,拔剑在手,指向东门。
宛城之东门。
三百余名守卫士兵,正各自围炉取暖,抱团以御寒。
宋忠,守将也,此刻正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热酒。
酒杯方至唇边。
士卒们忽指城中,发出一阵骚动与斥责之声。
宋忠警醒,起身提剑,步至城墙内侧。
举目远眺,只见火光之下,约莫两百人的队伍,正急行而至东门。
宋忠眉宇紧锁,高声斥问:
“来者何人?此乃城门要地,岂容擅自接近!”
“吾乃第十营营长魏延,奉命前来更替东门守卫!”
城下有人应声。
那两百人马却未止步,依旧向城门逼近。
“魏延?可是那曾得罪德珪将军的愚人?”
宋忠忆起此名,面露轻蔑之色。
城中官员正为蔡氏庆寿,宋忠因值守之责,未能亲往,心中不悦。
有人来替,正合其意。
宋忠自得其乐,心中暗喜。
于是未加阻拦,放魏延及两百人马上城墙,接管城防。
“魏兄,今夜蔡和寿宴,你献何礼?”
交接之际,宋忠随意一问。
“蔡和寿宴,与我何干?我何需献礼?”
魏延冷然反问。
宋忠一怔,随即冷笑。
此等口气,显是未献礼。
“不通世故之愚人,难怪被蔡将军遣来替我守风…”
宋忠自言自语,从魏延身旁走过。
行出三步,忽有所思。
“魏延,你言奉命换防,换防文书何在?”
宋忠转身,向魏延伸手索要。
魏延冷言:“上峰口谕,无文书!”
宋忠眉间一紧,警觉顿生。
城门乃重地,换防必有文书。
魏延突至,且无文书,行迹可疑。
“那便稍候,待我派人请示后再行换防。”
剑光一闪,电光石火间斩落。
宋忠侧目,忽见剑影袭来,脸色骤变。
未及深思,他本能地欲避。
为时已晚。
剑锋正中其肩。
“啊——”
伴随着一声凄厉的惨叫,宋忠肩头被斩,踉跄后退,跌坐于地。
“魏延,你疯了不成?”
“你怎敢对我出手,意欲何为?”
宋忠捂着断肩,瘫坐于地,怒视魏延,惊怒地质问。
魏延手中血剑缓缓举起,沉声道:
“刘表昏聩,只宠信蔡瑁之流的世家庸才,视我如草芥!”
“今日,我魏延反了!”
宋忠惊恐万分,方才醒悟,魏延竟是要谋反作乱。
他以换防为名,实为骗取东门,引刘备大军入城。
“魏延谋反,速报蔡将军——”
宋忠惊呼,挣扎着转身欲逃。
魏延手中血剑,猛然斩下。
“咔嚓!”
宋忠首级落地。
这一幕突变太过突兀,令左右守城士卒皆愣在当场。
直至宋忠首级落地,他们才如梦初醒,纷纷拿起武器欲战。
“谁敢阻我夺门,杀无赦!”
魏延一声怒吼,挥剑斩向宋忠的部下。
两百亲兵齐声响应,冲向措手不及的东门守军。
主将已亡,士卒无首,岂是敌手。
转瞬间,数百守军被击溃,或死或逃。
魏延振臂一呼,长剑斩向旗杆。
那面“蔡”字旗帜,应声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