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要看看,那锦帆贼何时自不量力,前来送死!”
一月之末,春将尽。
汉水之畔,雨水充沛,江水猛涨。
樊城水寨,中军帐内。
刘玄德与麾下将领,齐聚图前,聆听梁翰筹谋大计。
“孙策已据江东,今又夺柴桑,兵锋直指江夏。”
“此人雄心壮志,其志不在小,远胜其父孙坚。”
“若其闻荆州动荡,必率军西进,趁乱分一杯羹。”
“故我等须在孙策介入前,将荆州纳入掌中。”
“至少,亦要夺取襄阳、江陵等要塞,确保南郡,荆州之心腹之地,在我等掌控之中。”
“至于江夏,能得则得,不得亦无碍大局。”
“荆南四郡,传檄而定也。”
梁翰手指地图,一一筹谋。
孙策之名,频频响于众人耳畔。
“文舟军师之言甚是。”
“孙策乃将门之后,有其父之风,若其介入,确不可轻视。”
刘备微微颔首,攻取荆州之紧迫感,油然而生。
此刻。
沉默寡言之魏延,忽开口道:
“军师之言,固然有理,然有一点却误矣。”
“孙策乃袁术麾下,奉命平定江东,江东之主乃袁术,非孙策也。”
众将皆瞠目结舌,诧异地望向魏延。
汝竟如此直率,当面指梁翰之误?
即便是刘备,亦需顾梁翰颜面,有疑亦委婉言之,未有如此直白。
梁翰却不以为然,一笑置之。
魏延,本就直率之人,习惯便好。
“孙策奉袁术之命,平定江东。”
“然吾料孙策不久将与袁术划界,自立为主!”
此言一出,众人面露困惑。
刘备亦不解道:
“袁术据扬州,声势浩大,可与其兄袁绍相抗。”
“江东虽为孙策所夺,然郡守多袁术所任。”
“孙策纵有雄心,岂敢如此速自立,与袁术反目?”
众人纷纷颔首,附和刘备之言。
“因袁术将僭越称帝。”
梁翰揭晓答案。
此言一出,如雷轰顶,帐中哗然。
刘备及帐中诸将,无不色变。
众人面上,皆为四字所占:
难以置信!
袁术,袁家之后,骄奢淫逸,天下共知。
然袁术虽荒淫,非愚也。
汉室分崩,天子威严大减,非一纸诏书所能号令诸侯。
此理,众人皆明。
然各路诸侯,无论争地盘,杀得天昏地暗,皆须打奉诏讨贼,匡扶社稷之旗号。
天子之大义旗帜,虽大打折扣,尚有几分价值。
不然袁绍虽强于曹操,曹操迎奉天子后,袁绍亦须忍气吞声,遣使许都进贡,示拥汉之态。
袁绍之强,亦须表面上尊汉。
袁术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篡位自立?
“文舟,袁术真有此等狂悖愚行乎?”
此次,刘备对梁翰之言,心生疑窦。
恰在此时。
一探马急急而入,呈密信于孙乾。
孙乾阅后,面色骤变。
“主公,寿春急报!”
“袁术逆贼,竟于月初四日,悍然自立为帝,国号仲!”
惊雷炸响于帐中。
刘备及众人,无不惊愕失色。
众目睽睽,齐聚梁翰。
梁翰之言,竟一语成谶!
袁术果真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篡位?
“文舟,汝真乃神人也!”
“竟能料中此事,汝莫非天眼开顶,让吾一观!”
张飞激动至极,哇哇大叫,竟欲踮足探看梁翰头顶,是否有第三只眼。
“翼德将军,休要戏言,吾非怪物,何来第三只眼。”
梁翰苦笑,继而言道:
“主公曾言,寒门亦有王佐之才,世家亦不乏愚鲁之辈。”
“袁术,正是此中愚者。”
众人恍然大悟,对梁翰更增敬服。
刘备初惊于梁翰之神算,随即怒容满面,愤然道:
“袁术逆贼,竟敢篡汉自立,夺我汉室江山!”
“此贼,吾刘备必伐之!”
帐中一时愤慨激昂。
梁翰却神色自若,慰言道:
“袁术称帝,主公既为汉室宗亲,自当讨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