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祖一旦有所行动,夏口城的守军必定会显得薄弱,我们若从柴桑逆流而上,趁此良机夺取夏口,进而占领江夏,岂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周瑜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语气平和地说道。
孙策听后精神为之一振。
“公瑾所言极是,极是!”
他们原本预料,刘备与刘表将在襄樊一带展开对峙,双方激战正酣。
在刘备的重压之下,刘表必定会逐步调动江夏和荆南的兵力,以加强襄阳的防御。
而这一过程,至少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也就是说,他们需要等待大约三个月,才有机会趁虚而入,攻占江夏。
然而,襄阳的失守,却将这一时机提前到了现在!
“一旦我们占领夏口,便可以将其作为前哨基地,继续观望荆州的战局。”
“江陵城池坚固,粮草充足,乃是刘表最后的堡垒,他必定会拼死守护。”
“即使刘备全力攻城,也未必能像襄阳那样轻易得手。”
“刘备与刘表必将在江陵一带展开激烈的拉锯战。”
“伯符便可静待他们两败俱伤之时,无论是向西攻取江陵,还是向北夺取襄樊,主动权都将掌握在我们手中。”
“荆州,终究难以逃脱孙伯符的掌控!”
周瑜滔滔不绝,为孙策描绘出夺取荆州的宏伟蓝图。
孙策眼前一片光明,大为赞赏道:
“妙哉,公瑾此计甚妙,便依计而行!”
于是孙策立刻决定,集结兵马,即日向西进驻柴桑。
决策既定。
孙策再次审视那份情报,目光落在“梁翰”二字之上,嘴角露出一抹傲然。
“荆州果然是人才辈出之地,即便是寒门之中,也有如此奇才。”
“可惜啊,刘玄德,你有梁翰,我有公瑾。”
“你想从我手中夺走这块肥肉,你认为我孙策会同意吗?”
小霸王之名,绝非虚传。
孙策不仅勇猛善战,其胸襟抱负亦颇具霸主风范。
史载袁绍与曹操决战之际,孙策毅然集结江东兵力,不顾众议,决意北伐,直取许都。
其志向乃是争霸中原,非仅安居江东一隅。
若换作孙权,即便借他十倍勇气,亦不敢攻许都,即便有意,终其一生亦难越合肥之障。
然而,孙策在北伐前夕,不幸在狩猎时遇刺,英年早逝。
若他未遇害,三国鼎立之局是否形成,实难预料。
“军师所言极是!”
“孙策继承其父孙坚之勇,战无不胜,若战神再世,我自愧不如。”
“若他决意介入,趁势分割荆州,其势不可轻视。”
刘备亦有自知之明,坦承战力不及孙策。
梁翰则不以为然,微笑宽慰道:
“我不过提醒一句,主公无需自贬,不必畏惧孙策。”
“君主若需个个勇猛善战,那臣子武将何用?”
“明智之主,当知人善任,明断是非。”
“至于武艺高低,战功显赫,皆为锦上添花。”
“若勇力能定天下,项羽何至于败于刘邦之手?”
“故主公当在战略上轻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若孙策真敢介入,我们自有对策。”
梁翰一番高论,为刘备上了一堂治国之课。
虽言语间夹杂后世之言,刘备勉强领悟梁翰深意。
“在战略上轻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嗯,军师此言,实为至理,受益匪浅!”
刘备如梦初醒,赞叹不已,向梁翰拱手致谢。
一旁的梁淳若有所思,急忙取出竹简,边刻边念:“文舟曰:在战略上轻视敌人,在战术上……”
策略既定。
刘备留下魏延,率三千精兵,驻守当阳,继续监视威慑逃往江陵的刘表。
刘备则于次日,率大军护送黄承彦等名士,北上襄阳。
此战虽未捕获刘表,却赢得了人心。
一回到襄阳,黄承彦便率先表态,愿为刘备效力,出仕为官。
蒯、蔡、庞、黄,乃荆州四大豪族。
今蔡氏遭重创,蒯氏随刘表南迁,影响力大减,庞氏则保持中立。
黄氏因此成为襄阳第一大族,黄承彦亦成为襄阳名士之首。
黄承彦带头归附,其影响力自然巨大。
于是,刁、马、冯、潘等襄阳大族,纷纷效仿,投效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