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翰径自向正厅行去,黄月英紧随其后。
“小月,你的伤势恢复得如何了?”
梁翰边走边关切地询问。
“多亏公子请来神医华佗,华神医医术高超,奴婢的伤势已近痊愈。”
黄月英面露感激之情。
梁翰微微颔首,转头望向她。
“我已为你探听消息,当阳一战,你的家族皆遭兵匪所害。”
“你如今已是自由之身。”
“若你想归乡,我愿赠你金银,派人护送你返乡,你意下如何?”
黄月英身形一震,突然停下了脚步。
自从当阳被梁翰收留,她便随他回到襄阳,在军师府中疗伤。
期间,她得知父亲黄承彦不仅平安无事,还主动出仕,为刘备效力。
这意味着黄家已经彻底投靠了刘备。
如此一来,梁翰岂不是也成了自己人?
黄月英心中稍安,打算向梁翰坦白身份。
然而,犹豫再三,她竟未坦白,而是继续以婢女的身份留在军师府。
“小月无家可归,能否……能否留在公子身边侍奉?”
黄月英纠结之后,又一次隐瞒了自己的身份。
梁翰目光一闪,回头看了她一眼。
此时,这位无家可归的“小月”,不知何故,脸颊微红,轻咬红唇,眉宇间似乎带着几分羞涩。
“既然你不愿离去,那就留下吧。”
梁翰并未多想,只当她失去了亲人,无处可去,想要留在自己身边继续做婢女。
这女子行事说话颇有分寸,似乎还识文断字,读过一些书,留下来侍奉自己也未尝不可。
“多谢公子。”
黄月英如释重负,脸上露出喜色。
梁翰微微一笑,转身继续向正厅走去。
黄月英看着梁翰的背影,忽然清醒了一些。
“月英啊月英,你这是在想什么呢?”
“好好的黄家千金不做,非要给梁文舟做婢女,真是不可理喻……”
她自言自语,摇头轻叹,急忙跟上。
步入正厅。
刘备已等候多时。
见梁翰到来,邹氏等人知道他们主臣二人必有要事相商,便知趣地退下。
“文舟,你曾说为我寻觅一位大才,可有结果?”
刘备满眼好奇地问道。
“这大才,翰已为主公寻得。”
“此人名为诸葛亮,字孔明,原是徐州人士,逃难至荆州,隐居于襄阳城外的卧龙岗。”
梁翰如实回答,顺手为刘备斟满茶杯。
诸葛亮?
刘备眼神迷茫,对这个名字显然十分陌生。
对于自己的军师如何得知,襄阳还藏着这样一位默默无闻的大才,感到困惑。
但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刘备深信,梁翰举荐之人,必定是世间英才。
哪怕是市井小民,也绝不会有错!
刘备收起迷茫,欣然道:
“军师如此看重此人,必是当世大才无疑。”
“军师若有所荐,备即刻赐官,委以重任。”
梁翰却轻摇其首,语带深意:
“此诸葛孔明,非凡才可比,乃王佐之才!”
“且孔明尚年轻,与梁淳相差无几。”
“若急于重用,恐适得其反。”
“故翰已收之为徒,暂随我左右,历练一番,以备将来为君所用。”
王佐之才!
此四字令刘备心花怒放,面露喜色。
梁翰荐才无数,然称“王佐之才”者,此为首次!
如此重量级之才,自令刘备如获至宝。
“未料军师独具慧眼,为备寻得此等栋梁之才!”
“甚好,军师之意,备自当遵从。”
梁翰亦含笑,主臣共饮一杯。
茶水入喉,梁翰收笑问道:
“主公深夜来访,若翰所料不差,莫非江东小霸王已介入?”
刘备神色一凛,奇问:
“军师何以知是孙策?”
梁翰从容自若,自斟一杯茶。
“刘表已败,尚在江陵养伤,不敢轻举妄动。”
“曹操困于徐州,虽有意荆州,却抽不开身。”
“至于西川刘璋,借其胆量,亦不敢涉足荆州之争。”
“唯有江东孙策,已逐袁术,稳坐江东,见刘表失襄阳,荆州易主在即,其格局野心,岂能不欲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