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三国:从带飞刘备开始 > 第112章 无缘无故,小霸王为何会来送死

第112章 无缘无故,小霸王为何会来送死

北岸,夏口的水寨之中。

秋雨已歇。

刘备与梁翰及麾下将领,已在栈桥旁守候良久。

南岸的锣鼓声震天响,响彻了整夜,连北岸也清晰可闻。

不明所以的士兵们,纷纷低声议论,猜测南岸究竟发生了何事。

自家的战船并未出动,亦未对江东军发起攻击,南岸怎会有如此大的动静,仿佛激战正酣?

正当士卒们议论纷纷之际。

陈到目光锐利,指向前方高呼:

“主公,船只归来,有船只归来。”

刘备精神一振,凝神远望。

只见在火光映照下,四十余艘粮船,缓缓驶向北岸。

沿岸的士兵们,顿时哗然议论。

即便是早有预料的刘备,也不由自主地深吸了一口气。

船只归来,一艘未少。

但船身外侧却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矢,如同刺猬一般,令人触目惊心。

“看来,孔明已大功告成。”

梁翰却淡然笑道。

船只靠岸。

诸葛亮神采飞扬地下船,步履轻快地上前,拱手笑道:

“主公,亮不负使命,为主公从小霸王处借得十万支箭。”

“箭矢皆在此,请主公检视。”

说着,他回头指向身后的“箭船”。

刘备回过神来,脸上立刻露出喜色,大声称赞道:

“好好好,孔明,你未费一兵一卒便借得十万支箭,真是大功一件!”

“来人啊,速速卸下箭矢。”

士兵们一拥而上,开始卸下船上的箭矢。

诸葛亮不敢独占功劳,向梁翰一拱手:

“幸得恩师指点,学生这出草船借箭之计,方能成功。”

“若非雨天用计,那小霸王放火箭,亮不仅无功而返,还将成为世人笑柄。”

对于弟子的感激和恭维,梁翰这位老师,只是微微一笑。

“主公,这十万支箭我们先收下。”

“待孙策前来送死之日,我们再如数奉还给他,届时便两不相欠。”

梁翰指着南岸方向,面带讥讽地说道。

刘备却眼神一动,从梁翰的话中,听出了不一样的暗示。

孙策前来送死?

这无缘无故的,江东小霸王为何会来送死?

刘备突然想到了什么,喜道:

“军师,莫非你已有破孙策的奇策?”

“主公莫急,翰料想过不了多久,南面的使者就会前来,届时再与主公细说。”

梁翰这番回答,让刘备更加摸不着头脑,茫然不解。

孙策为何会自己来送死?

南岸的使者为何会来?

这些毫无来由,看似无关的话,让众将也是一头雾水。

即便是诸葛亮,眼中也充满了疑惑,猜不透自己这位老师,又在策划什么奇谋诡计。

刘备虽然心中疑惑,但对梁翰的了解,便知梁翰定是成竹在胸。

于是按下疑惑,不再多问,只继续按兵不动,耐心地等待下去。

五日之后。

北岸中军大帐。

“据密探情报,孙策已于两日前,率五千兵马离去。”

“据悉是豫章的太史慈,纠集刘繇旧部自立为豫章太守,有东进威胁丹阳的意图。”

“孙策遂将夏口兵权交于周瑜,亲自率兵前去讨伐太史慈。”

诸葛亮宣读了刚刚收到的情报。

“孙策竟然在这个关键时刻离开了?”

刘备神采奕奕。

将领们议论纷纷,对这意外的消息感到既惊讶又兴奋。

孙策,江东的主宰,既是三军的统帅,也是一位无与伦比的勇将。

孙策一旦离去,江东军的战斗力无疑会大幅下降,对我方自然是极大的利好。

“太史子义,乃世间之雄将。”

“昔年我救孔北海时,有幸结识这位忠勇双全的英雄。”

“可惜当时备仅一县令,不敢贸然招揽太史子义。”

“未料多年之后,太史子义竟无意中助我一臂之力…”

刘备回忆起往事,感慨万分。

显然,他对孙策征讨太史慈一事,并无丝毫怀疑。

太史慈,扬州太史刘繇的部将,当年应刘繇之召,不远千里从东莱渡海而来。

刘繇失地于孙策后,败逃至豫章,企图集结旧部,与孙策继续抗衡。

然而不久,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