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大江之上,欲速战速决,火攻便是唯一能一锤定音的战术。
既然要火攻,就必须在刘备放松警惕之时,顺利接近北岸,施放火船。
如此倒推,便只能使用诈降计。
而要诈降计不被发现,便只能实施苦肉计,以牺牲半条命为代价,换取刘备的深信不疑。
这一系列计策,环环相扣,如同一个套餐,必须全部实施,方能确保火攻的成功。
这便是梁翰一见朱治,便断定其诈降的依据。
“火攻之计,确是一战定胜负的妙策。”
“只是这黄盖诈降,与火攻计之间有何联系?”
“师父,学生愚钝,未能洞悉其中奥妙。”
诸葛亮尚未完全领悟,无法推算出整个过程。
他尚且想不透,刘备自然更难以理解。
于是他又一脸困惑地问道:
“军师,既然断定黄盖是在诈降,那方才朱治在时,你为何不揭穿其阴谋,反而让备接受了他们的归降?”
梁翰一笑,反问:
“我之前说过,周瑜他们会自投罗网。”
“若我当众揭穿,周瑜的戏便无法继续,我们又如何能顺水推舟,破周瑜的四万大军呢?”
破周瑜四万大军!
前面的话刘备依旧不解,但仅此一句,便足以让他兴奋不已。
“军师,您究竟有何妙策,竟能破解周瑜之连环计?”
刘备精神振奋,急切地询问。
梁翰便将策略全盘托出。
“黄盖施苦肉计诈降,其意在于令我军放松警惕,假借归顺之名,将粮船顺利靠近我军水寨。”
“那些粮船,表面上装载的是粮食,实则必藏有火油硝石等易燃之物。”
“一旦靠近我军水寨足够近,黄盖必将点燃粮船,以火船冲入水寨之中。”
“到那时,我军战船若来不及散开,必将瞬间被焚毁,连同水陆大营也难以幸免。”
“火起之时,水军若覆灭,军心必将大乱,不战自溃。”
“周瑜便会率领四万水军,趁势攻上北岸,一举歼灭我军五万大军,夺取夏口!”
“这便是周瑜的全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