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奇人谋略无双,犹如张良再生,谋圣降临。搜索本文首发: E8中文网 e8zw.net”
“玄德公正因有此奇人相辅,方能异军崛起,战则必胜,攻则必取!”
“莫非,此人便是那传说中的奇人?”
刘备含笑,以手遥指梁翰,言道:
“然也,此人便是梁翰,梁文舟是也。”
太史慈闻言,不禁倒吸一口冷气,震惊于传闻竟属实,世间竟真有如此奇人。
且此人,竟还如此年少有为。
“子义,吾不瞒你。”
“正是文舟军师预知青州局势有变,恐令堂身陷囹圄,故遣人前往东莱,将令堂接至襄阳。”
“备能与子义故人重逢,皆赖文舟军师之力。”
刘备与太史慈坦诚以对,将前因后果娓娓道来。
太史慈神色骤变。
其母范氏于书信中言,乃一月余前启程,由糜氏家兵护送南下。
按行程算之,梁翰至少在两月前,便已遣人北上青州。
彼时,刘备岂非仍在夏口,与周瑜对峙?
这位梁军师,便已布局,欲为刘备招揽慈乎?
“难怪玄德公能有今日之威势……”
太史慈上下审视梁翰,心中思绪翻涌,眼中敬意更浓。
“太史将军,主公乃仁义之君,将军乃孝义之士。”
“主公得将军相辅,实乃相得益彰,汉室可兴,大业可期也!”
梁翰淡然一笑,替刘备委婉提醒太史慈,拜主之时已至。
太史慈恍然回神,当即收敛感慨,郑重其事地向刘备一拜:
“慈昔日错失玄德公,岂能再失此良机。”
“若玄德公不弃,慈愿投身玄德公麾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言罢,太史慈深深下拜。
刘备心中感慨万千,满眼欣慰,连忙将太史慈扶起。
“备得子义这等虎将,匡扶汉室,再兴大汉,又添几分胜算矣!”
“子义,吾等入营,备欲与子义痛饮,不醉不归!”
主臣二人相视而笑。
时值初夏,太史慈麾下数千刘繇旧部,尽皆归降于刘备。
后顾之忧,至此尽除。
刘备休整两日,便率大军水陆并进,浩浩荡荡,直逼牛渚而去。
……
牛渚水营,中军大帐之内。
孙策高坐其上,面色铁青如墨。
吕蒙半跪于地,额头汗珠滚滚,心中颤抖不已。
“吕蒙!”
“你可知罪?”
孙策猛然一拍案几,手指吕蒙,厉声质问。
吕蒙浑身一颤。
不愿面对之事,终究还是来临。
自退守牛渚以来,他便如芒刺背,唯恐孙策因皖口失陷,盛怒之下,向他问罪。
毕竟,前有周瑜之鉴。
孙策曾口口声声,言周瑜为其手足至亲。
然周瑜捐躯柴桑之后,孙策对其却无丝毫哀痛,唯有深深之怨恨。
恨周瑜无能,致其损兵折将,痛失柴桑。
孙策,接连惨败,雄主之气度早已荡然无存。
周瑜尚且如此,况乎吕蒙此等一朝得志之“微末之人”。
直至此刻,孙策率军撤回牛渚会合。
甫一升帐,便厉声问道:“你可知罪?”其愤怒之情,可想而知。
吕蒙急速思索,如何搪塞,免遭问罪。
蓦然间,一抹阴冷自眸中掠过。
“主公息怒。”
“蒙未能料及,那大耳贼竟施火攻,以破吾铁锁拦江之阵,此乃蒙之失策也。”
“然蒙见敌军施火攻,即刻调整战略,当即率水军压上,欲将火筏掀翻,以保铁锁阵不失。”
“奈何凌统畏敌怯战,先力主不战而逃,动摇吾军军心。”
“继而掀翻火筏之时,彼又消极怠战,不肯尽全力。”
“是以蒙未能及时掀翻火筏,致敌军放出撞船,一举冲断吾铁锁阵!”
吕蒙言辞中满含委屈无奈,将过失尽皆推于凌统。
继而向孙策拱手,满面悲壮而言道:
“主公,皖口失陷,虽因凌统消极怠战所致,然蒙身为水军都督,未能督部将死战,亦难辞其咎。”
“蒙请主公治罪!”
此番辩驳之辞一出。
吕蒙将兵败之责,尽推于凌统,又为自己树立主动担责之形象。
凌统被俘,未能尽忠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