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
“好。”
范闲点点头,松开王启年又去桌前倒了杯茶,端着茶杯看向梅呈安。
“你这看人的眼光真没得说。”
梅呈安轻哼了一声。
“那是自然。”
范闲切了一声,小声吐槽。
“也不知道谦虚谦虚。”
说罢喝了口茶水,看向王启年。
“老王,我这次来还有一件事儿想问一问,我被刺杀那事儿,监察院调查出结果了吗?”
王启年想了想道。
“假传密令的人已经自尽了,是四处一个探子。”
范闲咪了咪眼睛。
“那人叫什么?家在何处?平时与谁来往?”
王启年犹豫的说道。
大人,四处这个案子是院长亲自督办的,别人不能插手,您就别为难我了。”
范闲将杯中茶饮尽,放下。
“不为难你,我只要一个名字。”
王启年咽了一口口水,朝身后看了看,向范闲凑近了些,小声道。
“那人叫徐云章。”
范闲在心里默念了一遍,回头看向梅呈安。
“可以了,咱们走吧。”
……
监察院大门外石碑处。
梅呈安负手站在一旁,看着街道,轻声道。
“现在知道我为什么建议你出来再看了吧。”
范闲目光紧紧盯在石碑上,闻言苦笑一声。
“我老娘这是要改变整个时代啊。”
梅呈安笑道。
“怎么样,要不要继承你娘的梦想。”
范闲毫不犹豫的摇摇头。
“继承不起,我可没有与世界为敌的勇气。”
轻轻抚摸着叶清眉的名字,范闲在心里补了一句,我只想好好活着,对不起。
梅呈安站着说话不腰疼。
“怂!”
范闲白他一眼。
“那要不你来?”
梅呈安伸了个懒腰。
“来是肯定来不了的,我已经跟我姐表达过瑞思拜了。”
范闲嘿了一声。
“占我便宜是吧?”
梅呈安笑笑。
“走吧,大外甥,舅送你回家。”
“滚!”
……
皇宫。
御书房。
侯公公捧着一个端盘匆匆步入。
“陛下,刚刚传来消息,小梅大人带着范闲去了一趟监察院,他要…”
庆帝放下手中弓箭,打断道。
“谁带着范闲?”
侯公公答。
“小梅大人,梅呈安。”
庆帝带了惊讶。
“他怎么跟范闲走到一起了?”
侯公公躬身。
“已经打探清楚了,范闲今日去一石居是赴小梅大人之约,昨日老奴把范闲送到范府门口以后,范闲并没有直接回府,而是去了梅府去见了小梅大人,一个时辰之后小梅大人亲自将他送出大门,目送他离去。”
庆帝闻言表情如常。
“昨日的消息为何今日才报上来。”
侯公公额头冒出虚汗。
“回陛下,昨日送他回府之后并没有再安排人盯梢,老奴也没想到他会去小梅大人,沿路的探子并不认识范闲,只因他四处问路才多看了他几眼,直到今日去一石居探查消息,探子才将范闲认出来,于是连同昨日之事一同上报了。”
庆帝拉起弓箭,瞄着盔甲。
“继续说。”
侯公公擦了擦额头,继续说道。
“范闲到了监察院,要调一份文卷,还追问了澹州行刺的真相,他要调的是丁字五三四号,是藤梓荆的文卷,已经让人抄录送了过来。”
说罢朝陛下抬了抬托盘。
庆帝放下弓箭,拿起那份文卷打开看了看。
侯公公说道。
“监察院的人澹州行刺被范闲反杀,这事儿有些蹊跷啊,这人都死了,他调这文卷做什么呀?”
庆帝合上文卷扔回托盘,看向侯公公。
“这人没死!”
侯公公愣了一下。
“可监察院明明报的是,人身死澹州啊。”
庆帝接着自己刚才话继续说道。
“这人跟着范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