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辰挑了挑眉。
其实凌玉说的也在理。
一开始你不降,我大军都快破城了你才降,大军不少伤亡,你本身也不占理。
凌玉要是不赶尽杀绝,那自己的威势不也丢了么。
日后再攻城,再说同样的话,就没有震慑效果了。
反正你不杀降,我先抵抗抵抗试试,实在不行了再投降呗。
说起来,杀与不杀其实都无所谓。
各有优劣。
战争走的是大势。
萧歆玥在北烈又没有民心优势,就算是不杀降,也不可能让人家平白无故的投降。
归根结底,天下还是得用拳头打。
下次讲好了道理,再不杀降,这件事情也就抹过去了。
以后给你打崩了,你照样得投降。
明辰只是借着这件事情完成一下他的部署而已。
凌玉就算是真想杀,他也由得她。
他更关心的,其实是凌玉的状态。
他知道北烈对于凌玉的意义是什么,他也清淅的感受到了上战场以来自己妻子的变化。
他不会说什么片汤话,放下仇恨,其他人是无辜的,北烈军人也有自己的家庭巴拉巴拉这些事情。
凌玉是她的妻,北烈人跟他又没什么关系。
理所应当他要偏爱。
上了战场,背后代表的是国家,所有人都借着自己军团的大势,也需要为自己的军团背负罪孽。
没人经历凌玉少年时那般惨烈的景象,刻骨铭心的仇恨和绝望,就没有资格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她指指点点。
总有人需要为呆姐姐的全家,为她这些年来背负的仇恨买单。
想杀便杀,杀到仇恨消解,杀到自我和解,杀到心结解开为止。
但是明辰不希望凌玉沉湎于此,无论杀多少都无法解开。
将自己的人格葬送。
凌玉有些沉默。
她知道,自己所说的这些,都是为说服自己的理由。
若换作旁的敌军,她不会采取杀降这样激进的手段。
明辰聪慧的紧,也窥探的出她复杂的心绪,甚至比她自己的视角都要清淅。
明辰牵着凌玉的手,轻轻抱住了她,语声温和:“姐姐,做什么都可,希望你记得我,记得我们的未来,记得那些美好的事情。”
明辰是个邪人。
他冷血无情,他算计人心,卑劣阴狠,做事不择手段
大爱不多,小爱却很深刻。
他对于亲近之人却毫无保留,也足以令亲近之人信任依赖他。
凌玉闻言晃了晃身子,反抱住了他:“我知晓了。”
“你是对的。”
杀意退散,清醒过来之后。
才会思索到,明辰的决策才是最理性,最好的手段。
降卒都给我去做劳工,给我修城墙。
死人除了发泄情绪,震慑敌军这些隐性价值之外没有任何意义,而活着的人才有。
把刑台关修成一座堡垒,去抵挡你们更多的北烈敌兵,去俘虏你们更多的北烈敌军,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去当筹码,去换取更大的胜利。
这样不好么?
许多百战百胜的将军只是将军,却成不了军事家,战略家。
伟大的军事战略家并不是走到哪打到哪,而是走到哪,建设到哪。
修筑起一座座军事堡垒,建起一个个粮仓,更加强盛自己的力量。
令敌人看着便挠头,不战便可屈人之兵。
如今乾元北境的三关,就有着当初她师父加固的成果。
阴差阳错,现在的结果倒是极好的。
她和明辰一个人唱红脸一个人唱白脸,加之郑钧的死劝。
勉强活下来的降卒,深感生命存活的不易,跟死相比,劳作似乎已经是最好结果了。
退一万步讲,就算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