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熊洪发明了油灯,部落晚上的生活总算不是一片黑暗了。,8!6′k?a·n^s?h?u·.¨n-e*t+
虽然有了灯光之后,族人们要学习的时间更长,但从这些油灯本身来说,作用还是很明显的,毕竟现在熊部落的所有营地,基本上都用上了用桐油、豆油等油脂当做燃料,做成的油灯。
八月份的时候,山岚让族人从山上采集了大量的漆树种子,一棵树上结的种子要比树漆多多了,大概都在三到五斤左右,有的大一点的树,结的更多。
去年石岩便已经开垦了一些土地,用来播撒漆树的种子,但极低的出芽率,让石岩以及山岚这些种田的老手本能地感觉到不对劲,这才发现种子外面还有一层蜡质包裹着。
因此今年年初的时候,便吸取了去年的教训,族人便将外面的果皮给去掉,去掉之后的果皮,被扔到炉灶里烧饭,但烧火的族人便发现了,这种果皮烧起来的效果居然出奇的好。
与此同时,山岚也发现了,去了果皮之后的种子,外面还是包裹了一层摸起来很是润滑,看上去发白的东西,他猜测,可能正是这层东西,才让种子的出芽不高。
好在部落这两年因为经常采集和种植各种树木,对这些种子的处理也已经比较熟悉了,便烧了一锅开水,将种子倒入一个大木盆里,然后倒入开水,没过种子后,停止加入开水,然后不停地搅拌。
种子外面的东西便会在热水的浸泡下,一点点地溶到水里。而且在搅拌的过程中,再加上种子外皮的溶解,开水也会迅速降温,通常也就一炷香的时间,种子也不至于被烫坏。
当手摸上去稍微有些烫手后,便可以将种子给捞出来了。
石岩要的是种子,但山岚发现,这些溶解后的水,等放冷之后,会在表面凝结出一层薄薄的、白色的东西。
这些东西就像秋天收获的柿子表面一样,摸起来很是光滑,被族长称为蜡,山岚也没有多想,便将这种东西也称之为蜡。*x-i,n_x¨s¨c+m,s^.¢c\o′m\
如果只是发现这个蜡,那倒也没必要跟石岩多说什么,山岚在收集这些蜡的时候,突发奇想,既然这些种子的外皮可以燃烧,那这些种子被烫出来的蜡,能不能燃烧呢?
于是山岚按照现在油灯的办法,也找了个小碗,装了一些融化过后的蜡进去。
不过问题也很快就发现了,这些蜡在常温下,尤其是气温低的时候,就会结成一块,不能像油灯那样容易点燃。
除非在下面放上热水,将这些蜡给融化了,再混合上浸透了蜡质的麻线,才能点着。
但这种方式还是很不方便,完全没有油灯省事,故而在一开始的时候,这种蜡油灯,也不是很受欢迎的东西。
尤其是部落的照明上面,由于有动物油脂和植物油脂,这种被从“废水”里提炼出来的物质,一开始非常不受欢迎。
不过事情的转机,有时候就出现在这个时候。
有个族人将浸透的麻线和一团凝固的蜡油组装到了一起,虽然看起来怪怪的,跟个梨一样,但烧起来的时候,效果却出奇的好,
这种用种子外面融化的蜡制作的照明工具,本身材料来源就属于非常常见的东西。
漆树的种子,当初熊洪也是收集过的,不过他当初也没想到,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种子,居然还能含有这么多的蜡质。
况且,除了种子外面包裹的那一层蜡,族人还做了其他的实验,最终证实,将果皮放到锅里熬煮一会之后,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熬煮之后,在冷却后,也能得到相似的蜡质。~q·u`s·h.u¨c*h,e`n¨g..^c\o?m`
发现了这个情况,山岚便按照部落油灯的做法,也将融化的蜡倒入一个碗中,并放上一截麻绳。点燃后,蜡的亮度要比油灯要好,而且燃烧起来味道更小,烟雾也更小。
并且,经过族人的改良之后,在这些蜡凝固之前,可以随意的变成各种形状,经过多次试验后,最终确定了,让一圈蜡围绕着麻线,组成的短棍状的成品,效果最好,不仅可以稳定地燃烧提供亮度,还可以拿着四处走,更不需要底下的托盘。
故而,这种被称为“蜡烛”的东西,很快就成为了九十里铺营地最受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