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武英殿 > 第102章 追穷寇诸将纷请缨 慕胡杨皇帝叹人生(3)

第102章 追穷寇诸将纷请缨 慕胡杨皇帝叹人生(3)

边接了话, 颂赞太子一番。从未有过的举动,让他在称颂之后对皇上的思绪及产生思绪的龙体有了更 大的怀疑。

“民间尝言,可怜天下父母心。陛下多年谆谆教诲,政事历练,言传身教,又有太子殿下天资聪颖而举一反三,早在皇上看视下驾轻就熟了;臣最欣赏的,是太子的仁厚孝友, 敬谨敦宜,怕是世上也难找这样孝敬的人。臣以为,天下归心也是指日可待的事,当不负 陛下拳拳之圣托。”

,!

见杨荣微微点头,认同他的话,金幼孜心里有了底。正想着再补充几句,却见皇上突 然大口喘气,面色涨红,急急对海寿道:“把帐帘打开些,朕有些憋闷,透不过气来。”

“皇上,已经入夜,北地的夜风太硬……”杨荣忙站起解劝。 “朕要憋死了!”杨荣尚未说完,已被永乐的声嘶力竭打断了。 “那就开个小缝吧。”杨荣妥协。帐帘一开,立即有一股新鲜的空气挟着冷寒涌进来,永乐紧吸了几口,顿觉畅快,呼吸也渐渐平稳:“朕没记错的话,明日就到清水源了,道旁的石崖有数十丈之高,险峻陡峭,尉为壮观,让翰林学士胡广在崖上刻石纪功,使万世之后知朕亲征之艰难!铭文是:瀚海为镡,天山为锷,一扫胡尘,永清沙漠。” 明日哪来的清水源?所有的人都睁大了眼睛,胡广早已病故,那十六个字不正是永乐八年征剿阿鲁台时胡广的杰作吗?皇上出词,胡广挥毫,工匠们花了三天工夫才刻在了石 崖上。皇上怎么会突然错乱了?几人再看时,永乐的嘴角蠕动着,似是在说着要刻石的词, 闭上眼睛,慢慢睡了。盛寅痛苦地摇摇头,拽几人退出,把帐帘放下了。

冬日塞北风头如刀的凛冽,夏日大漠黄沙夺日的酷暑,万里征程白骨缠草的心痛,两军阵前决胜千里的运筹……这位六十多岁、身患重病的皇帝思虑得太多也太细了。

仿佛走在荒凉孤寂的沙丘上,那落日的余晖,那飘零的晚霞,那灿烂的金子般的远方, 那在晚风中被轻抚的黄沙,那不屈不挠、苍劲的胡杨,都不能襄助他形单影只的行程。他的迈步一次比一次艰难,每前进一步都要拼尽浑身的气力。他不走了,行吗?没什么不行, 沉舟侧畔千帆过,他就要沉寂在这里了。

然而,闭上眼睛又何得清闲?一会儿是斡难河、忽兰忽失温的厮杀,一会儿是薛禄率军参与北京营建的壮观场面,一会儿是三大殿被毁时恶魔狂舞的烈焰,烤的他满脸发热, 浑身滚烫。正在煎熬之际,一阵阵声嘶力竭、鬼哭狼嚎的惨叫由远而近,齐泰、黄子澄、 方孝孺、景清,还有一些认不清的男人、女人,缺臂少腿号哭着,带着满身的血污从三大殿的火光中向他扑来。两颊被割开、说话含糊不清的方孝孺含糊道,年纪轻轻就被你打发 到地府里,太寂寞、太冷清,过了多少刀山火海才能和你这个篡位的皇上说说话。大明立国六十年了,百姓的负担还是那么重,建文帝当政,一定不会像你一样好大喜功、南征北讨的。你要搞文治,修了《永乐大典》,修了那么多书,却把我的书全烧了,你就是秦始皇,焚书杀儒,比秦始皇还暴君……

喜欢武英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