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感知到刘逍天身上浑厚的气血,眼神中满是惊异。
一位年轻武圣!
“公子是哪的人儿,怎么没有见过呢?”元妃眼睛微眯,笑着问道。
“在下刘逍天,一介山野闲人,最近才来到玉京城,元妃姑娘不曾见过也正常。”刘逍天笑着回答道。
“元妃旁边那个书生少年应该就是洪易了。”刘逍天心里想着。
元妃妩媚的笑了笑“公子说笑了,公子可不像是山野闲人,倒像是哪个圣地的真传。”
刘逍天也笑了笑,没有说话。
随后。
元妃对着旁边的老狐狸说道。
“涂老。小桑,小韭,小殊她们还小,还不懂事。小先生是个妙人,应该不会怪她们失礼的。”
元妃转过身来看着书生少年:“这就是你的学生了。你觉得如何?”
“你是人还是妖?”洪易看着眼前这群狐狸,对着元妃问道。
“你别管这么多,我是你的雇主,雇请你当先生,每月赤金十两就行了。”元妃神秘的一笑。
“让禽兽明白道理是圣贤才做的事情。我虽然没有资格,但是就勉强充当一次圣贤了。”洪易点点头。
“既然是这样,那就好了,不过我还得考考你。一个月十两赤金,都可以开一个学馆了,我不能白出呢。”元妃的眼睛似狐狸般盯着洪易。
“元妃姑娘要考什么?诗词歌赋?经义文章?还是策论?如果是弓马武艺,那我就办不来了。”洪易正色道。
“当然不会考你弓马武艺。我就问你一个问题。”元妃不假思索的问:“天下什么东西最大呢?”
元妃脱口而出,显然是这个问题困惑在她的心里很久了。
“天下什么东西最大么?”洪易思考着,毫不犹豫的说出,“当然是道理最大。”
“道理最大?”元妃脸上显露出了一丝喜色:“好一个道理最大,幸亏我今天路过秋月寺的时候停了停,才听见小先生做诗,就知道小先生不是一般人。先生可谓是解了我一个天大的疑惑。”
刘逍天在旁边听着两人的对话,点点头,嘴角微微翘起。
看见刘逍天点头。
“公子也觉得小先生说的有道理吗?”元妃眼睛灵巧的看着刘逍天。
“道理,道理,先得道,才有理。没有得道,哪来的理,一切皆为虚妄。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力量之中。”刘逍天似是而非的说着。
听到刘逍天的话,洪易若有所思,“这位刘兄说的不错,道理说不通的时候。就得要看拳头了。这天大地大。道理最大。但是归根结底。拳头才是真正地道理。”
元妃闻言,笑眯眯的看向两人,“公子和小先生可真不是一般人呢。”
“嗯?天色不早了,我要回去了。涂老今天和小先生聊聊吧。小先生应该是一个可以值得信赖的读书人,涂老可以让他帮忙整理藏书的。”
随后看向刘逍天,“公子再见喽。”
接着便一个纵身,人就到了三十步开外,几个纵身,就直接消失在了山林之中。
元妃竟然说走就走,没有半点的拖泥带水,干净利落。
“真乃剑仙侠女也。”洪易看着元妃的身形动作,嘴上赞叹,却对这个女子神秘的身份颇为好奇。
“来,这位小兄弟请坐,天气冷,这边暖和。”
闻言,洪易便走到刘逍天旁坐下。
篝火旁边,有着许许多多的精致的小木头凳子,一群狐狸就学人坐着读书。
洪易就着火光,却看见了这些狐狸手中所捧的书并不是想象中的什么修炼典籍,而是市面上很通俗的《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等儿童启蒙的简单书。
看着这群狐狸中唯一的人,洪易拱手,“在下洪易。”
“洪小兄弟,我看你一见如故,我痴长你几岁,叫我刘兄或者逍天便可。”
“洪小兄弟怎么夜晚跟着元妃姑娘来到此处?”
“在下在秋月寺借宿,被元妃姑娘请过来教书。”洪易有些难为情的说道。
“原来如此。”刘逍天故作知晓的点点头。
看着眼前的这群狐狸,洪易问向一旁的涂老。
“涂老,我读过不少笔记,里面的狐都是神通广大,精通修炼之道,变化无穷。不知道涂老有没有这些神通?”洪易看着这一切,觉得这群狐狸和笔记里面的狐怪大有区别,于是忍不住问道。
“能幻化的狐,万只里面没有一只,都是惊才绝艳之辈,我们狐族生下来跟一般的禽兽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