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然忽然想起,他曾在网上看到,南诏国的历史学家也曾宣称,他们的统治区域到达长江以南。
合着你们高丽和南诏两个国家划江而治,而我们华夏民族都住在长江里对吧?
就特么的离了个大谱!
南高丽的民族起源于两个人物,一个是我国商代的箕子,一个叫檀君。
箕子是历史人物,记载在我国两千多年前的古籍《尚书·大传》中。
檀君则是神话人物,而且这个神话人物,还是在元朝的时候,才在一本野史中有文字记载。
然后……南高丽官方砸了拜了不知道多少年的箕子墓,转而去寻找檀君墓,并且发明和创造檀君统治的历史。
后来他们还真的发现了,或者说发明了檀君墓。
只不过,檀君墓现在在北边的兄弟手里。
这就很尴尬,北边的兄弟手里有祖宗,南边的兄弟没有。
也不知道南边的兄弟,他们拜祖宗的时候该怎么拜?
至于后面,汉朝的时候在朝鲜半岛建立了乐浪郡,唐高宗灭高句丽,以及在这之后,高丽先后臣服于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辽、金、元、明、清。
高丽一直都是东方大国的属国,到大清的大后期,高丽才敢称帝国。
但这些历史常识,他们不认!
他们认为自己的国王是皇帝,与中土帝国相对等。
他们认为自己的国家:三国以来,雄据东部,凌轹支那,或席卷中土,或侵扰边方,与黄帝子孙,血战数千年,东洋武强之国,无与我比也!
总之就是很强大,宇宙第一!
话说你们用的年号都是跟着中土大陆的好吧……
你们现在留存的历史建筑,都特么的是诸侯王的样式规格,你们敢用皇帝的规格吗?
至于后面丰臣秀吉打高丽的事就更绝了。
在南高丽的教科书里,所有的胜仗都是高丽的李舜臣打,明朝军队一点力都没出。
“李舜臣是东亚第一名将思密达!”讲台上,中年光头的历史老师慷慨高呼。
顾然像听评书演义一样,听了两节高丽历史课。
他在通讯频道里问:“南高丽的历史书都这么魔幻的吗?”
“南高丽自有自己的国情在。”河智妍说了一句,“其实一般民众的历史成绩都不好,教科书已经写得很保守了,外面民间的野史写得更夸张,连丝绸之路都是高丽人打通的。”
河智妍也知道自己国家的情况,所以吐槽起来也毫无压力:“民众更愿意相信野史,比如他们很乐意相信,当年真的一箭射瞎了李世民的眼睛……”
她接着说:“这些野史的存在,分散了民众大部分的注意力,让他们不再关注正史。”
“呵呵。”顾然掩嘴失笑,“我记得李世民在龙族的历史里,是个混血种……”
“没错,你已经开始学龙族历史了?”河智妍问。
“偶尔翻翻课本,做做预习,随便看看。”顾然应付了一句,又扯开话题,“话说,南高丽没有本土的混血种势力吗?”
“据秘党的历史考古,半岛的混血种势力,有两个,一个是源自于中土迁徙过来的箕子一脉,还有后面的高句丽一脉。”
“唐高宗征高丽之后,把大部分半岛的百姓,都迁移到了中土,愿意走的都跟着走了,原来本土的大部分混血种世家,也跟着迁移回到了中土,少部分留了下来,打算做土皇帝。”
河智妍说:“然后到了近代,在岛国蛇岐八家的征伐之下,还留在半岛的混血种势力,都被屠杀殆尽,没被杀的,也迁移到别处了。”
“至于现在,南高丽的混血种都是新势力,大部分受秘党的势力影响,还有一部分受岛国蛇岐八家的影响。”
顾然心想,这么说的话,南高丽的财团,恐怕也有秘党和蛇岐八家的影子。
“金石宇同学,请来训导室。”这时候,一个学生过来向顾然传话。
看来是辛志灿去打小报告了。
课间的教室,原本大家都在小吵小闹,忽然间安静了下来。
他们怜悯地看向顾然,心想他可能不会再回教室了,必定要被退学的。
而且快要高考了,这个时候被退学恐怕会对心态造成很大的影响。
只见顾然很无所谓地站起来,然后走出教室。
……
辛志灿自从头上被砸了狗屎之后,就没有来上第一和第二节课,他去浴室里面洗头。
洗了差不多十次,一瓶两百毫升的洗发水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