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北宋帝国兴亡史 > 第114章 心比天高

第114章 心比天高

当李元昊率领大军一路豪情满怀地赶到渭州城下时却不禁被眼前城墙上的这一番旌旗蔽日的可怕景象给震住了,他本以为在干掉了葛怀敏之后就可以将渭州如探囊取物一般装进自己的口袋,可眼下看来不经历一番血战是拿不下渭州。*齐\盛,暁/税·罔- ?追·罪`鑫,漳?节*

攻城?这个念头刚一萌生就被李元昊给否决了,他不是没那个胆儿,但一想到自己在麟州城下的狼狈就让他实在是不敢再去想攻城的事。在他看来,麟州那么一座小城他就损失了数万兵马,渭州作为泾原路的首府自然更难被攻陷。

李元昊就此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他的军师张元同样感觉脑袋很疼。按照张元在战前的计划和设想,西夏军队只要将泾原路的宋军主力给引诱出来然后聚而歼之就能轻易夺取渭州。如此一来,储存了大量物资和财富的渭州就将成为西夏的一个超级后勤供给站,而西夏也将以此为前进基地威逼长安。在对宋的战事上,张元是一个比李元昊还要激进和狂热的好战分子,虽然如今我们没有这方面的史料支持,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他定然力劝过李元昊对渭州发起攻击,但李元昊左右思量之后却拒绝了。

张元的心底就此彻底凉透了,而李元昊又何尝不是如此?攻占渭州再夺取长安,继而将蜀川与宋朝隔绝,最后逼迫宋军退守潼关以保洛阳,这是他们此次出兵之前的战略计划,也是一个让他们感到目眩神迷的壮丽梦想,可现实却是他们在第一步上就被绊住了腿脚。要知道他们能够来到渭州城下就已经是历经了千辛万苦,葛怀敏的那一万人确实被他们全部消灭了,可西夏军队至少也是死了一万人。但结果呢?渭州还是如铜墙铁壁一般矗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一番忙死忙活但最后却发现全都是在白忙活,这能不让人气馁吗?

难道这一次又要两手空空而回吗?不!绝不!虽然李元昊不同意对渭州发动强攻,但他此时的不甘和愤怒绝对不比张元少。既然爬墙杀人这活儿实在是难度太大,那么能不能想办法把城里的守军给引诱出来呢?

李元昊想到的办法很简单,而且这种事他也经常干,他简直就是这方面的专业户,那就是杀人放火。在他想来,只要西夏人表现得足够的血腥和残暴,那么王沿就绝不会坐视城外的宋朝百姓惨遭涂炭,而一旦王沿肯出城作战,那么他的计谋就得逞了。^天,禧\小~税^枉/ _勉.费?悦\黩¢于是,随着李元昊的一声令下,西夏军队在渭州方圆六七百里范围内大肆地烧杀掳掠,再加上他们在来渭州的路上就已经是双手沾满了宋朝百姓和军人的鲜血,整个泾原路就此被西夏人几乎是进行一次地毯式的血洗。

当年宋辽战争时期,辽国人的十万铁骑在河北大地上也曾干过这样的事,各地的宋朝守军碍于自身的实力被迫龟缩在城里不敢出战,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城外的百姓惨遭辽国人的荼毒。此时泾原路上尤其是渭州周边那些军寨里的宋军将士同样是只能坐壁自守,他们如果敢出去挑战,那么结果就只能是和肉包子打狗一样的结局。

在渭州周边展开疯狂杀掠的同时,为了制造声势并给王沿和宋朝施加心理威慑,李元昊命人广贴布告,上书有云:朕今欲亲临渭水,直据长安!

消息传入长安,顿时整个关中地区为之而震恐万分,当地的老百姓更是有很多人都跑到了深山老林里去避难。虽然这个想法确实发自李元昊的内心,可他这样做的真实用意其实还是为了把王沿从渭州城里给引诱出来,或者是寄希望于宋朝能够强令王沿出战。如果西夏军队果真通过泾原路而直逼长安,那么这对王沿和宋朝来说都是不可原谅和接受的,王沿的这种失职完全够得上砍头,而宋朝为了长安的安危则势必会强令王沿出战。

那么,面对李元昊的残暴和猖獗,王沿作何反应呢?答案是毫无反应。可是,你要他作何反应?他现在几乎就是一个光杆司令,他能把李元昊给吓唬住从而保住了渭州城以及城里的老百姓和各类物资就已经是大功一件了,你还能奢求他做什么?

王沿连续数日的“无动于衷”让李元昊对渭州最后一丝的幻想也破灭了。他的这次大型劫掠确实抢了不少东西,但他想要的不是这些,而是渭州城里堆积如山的粮食和物资,而且仅凭抢来的这些粮食和物资也根本不足以支撑他去攻打长安,他不是三岁小孩,他没有那么幼稚和天真。看着自己的士兵们个个都把自己的大包小包塞得满满当当的,李元昊深知这些人现在已经没有多少再继续为他拼命的动力了,再看看渭州城里的那个依旧把头缩得死死的王沿,心灰意冷的李元昊最后只好下达了班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