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 第421章 朱棣:大明亡国,功劳我占一半?

第421章 朱棣:大明亡国,功劳我占一半?

,好好沟通一番。”

由于此次恩科,朱棣是在力排程朱理学那帮人的背景下,定下来的国策。

所以事后那帮家伙,很有可能会在恩科里面做文章。

因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特点,程朱理学若想要反击,大概率会针对排名下手。

毫无疑问,若陈兄弟获得了会试第一、殿试第一,拿下魁星之名后,定然会成为整个舆论的中心。

陈羽会试第一的文章,能在文章上结合已有的思想进一步升华之后,提出来新的思想。

这种半步圣人的文章,但凡是个文人,就知道陈羽夺得会元头衔,实至名归。

而殿试就不一样了。

因考察领域广,所以最终的评判标准,肯定会有所争议。

毕竟有一句话说的好: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你凭什么说我在这个领域的策论,比人家那一个领域的差?

所以,

朱棣为了不给程朱理学与众进士落下口实,选择了最为稳妥的办法,将陈兄弟提出来的小冰河时期理论拿出来,并且附带解决办法。+b¢o+o_k′z¨u¢n¨._c+o?m~

其实针对小冰河时期的解决计策中,光是拿出化肥与‘轮种’‘套种’两条出来,就足以让其坐稳状元的位置。

而且还是那种没有争议、没有黑幕的坐上去。

毕竟,

自古以来,田地无论是对于上层阶级还是下层阶级来说,都是极为宝贵的财富。

现在通过陈羽提出来的化肥与‘轮种’‘套种’,让你的田地变相增加五成左右。

即财富总量,上涨了五成左右。

谁要是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说陈羽夺得状元有黑幕,估计会遭到整个天下人的口诛笔伐。

毕竟陈羽此举若真是黑幕,那他走后门塞钱的黑幕对象,则是天下人。

哪怕程朱理学那帮官员如何想要捣乱,也绝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如此一来,永乐时期的首届恩科,将会获得一个完美的落幕。

陈羽打了一个响指,对着朱棣挑了挑眉说道:

“不需要动脑子的考试,那感情好啊。就冲老朱你这番话,我以后可得给你好好卖命,要不然……岂不是对不起你的厚爱?”

话落,

这哥俩对视一眼,空气中停滞了几个呼吸间,随后二人不约而同的像是被戳中了笑点一般,朗声大笑起来。

一时间,

会客厅内原本考试的紧张气氛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则是欢快。

当然,

这样的殿试,自古以来从未出现过。

若是让朝中大臣又或是正在参加殿试的贡士看见了,定会一个个惊讶的怀疑人生。

话又说回来,朱棣的这番做法并没有任何违规黑幕。

毕竟关于小冰河时期的剖析,从一到零都是陈羽提出来的。

二人笑了一会后,

朱棣喝了一口茶,对着陈羽切入主题的问道:

“陈兄弟,我的想法是将你安排到内阁,不知你怎么看?”

陈羽听后一愣,嘴中喃喃道:“内阁……”

要是他记得不错的话,今日清晨来迎接他进入皇宫的官员杨荣,就是内阁成员。

而这个内阁的由来,却是一番波折。

明初洪武年间沿袭元朝制度,设立中书省,置左、右丞相。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中书省和相位,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

自此,大明步入了由皇帝直接掌管六部百司的政务时代。实际上等于皇帝兼宰相。

可是这样一来就存在一个巨大的弊端:皇帝忙不过来!

哪怕作为华夏历史上最勤政皇帝之一的洪武帝,拥有‘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的历史评价,也忙不过来!

毕竟再勤勉终究也是一个人、一天二十四小时。

力所能及的部分终究有限。

于是洪武帝设置文华殿大学士,意在辅导太子,作为皇帝顾问处理国事。

这就是内阁的雏形。

而到了永乐年间,朱棣虽有朱元璋一样独揽大权的雄才伟略,但他想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根本无法真正意义上地总揽全部政事。

于是在此情况下,一个意义上具有皇帝“秘书”的机构——内阁,应运而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