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学名张好古 > 第五零一章 炮击热兰遮城堡

第五零一章 炮击热兰遮城堡

团每天都要放上几十炮,这是新炮手在练习。就连海边上的郑芝龙的福建水师有些战船也换上了张好古提供的新式火炮,他们也用炮向着棱堡射击,同样是试炮,这样的后果是,荷兰人心里压力持续增大,哪怕去趟厕所也怕炮弹落头上。

最致命的是,持续的心理压迫导致荷兰士兵出现逃亡——某个浓雾弥漫的清晨,十余名欧籍雇佣兵在军曹拉迪斯带领下缒城投降,他们带来的情报显示,城堡内连饮用淡水都不充足,并把堡内的情况都一一说了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实当张好古的主力舰队最终出现在海平线上时,这场封锁战已注定成为经典战例。? 张好古的陆上围困与郑芝龙的海上封锁,构成了中国战争史上罕见的立体作战体系。这种将"困敌于孤城"与"拒敌于远海"相结合的战术,不仅展现了明末军事家对空间控制的卓越理解,更预示了传统陆权思维向海陆协同的战略转型。历史学者后来发现,张好古在战前绘制的《台海防务全图》上,竟用朱笔标注了所有潮汐时刻与航道水深——这位儒帅早已将台湾海峡的每一道浪涌,都化作了绞杀殖民者的致命绳索。

棱堡设计使护国军无法采用传统的挖地道或集中火攻战术,每处接近尝试都暴露在交叉炮火下。城堡配备的数十门重型火炮(最重的达18磅)可覆盖周边2公里范围,而城墙的倾斜设计使炮弹大多擦过而非直击。护国军一团团长成均记载:"红夷城坚如铁桶,四面突出如犬牙,我炮击之则滑落,人近之则两面受敌。"

幸而护国军的攻击都是佯攻,这也是出于练兵的需求,并没造成人员伤亡。

对于战争的处理,张好古交给了一应手下,在作战会议中他对黄祥的要求就是,训练为主,不得使士卒出现伤忙,如果红毛夷出城,那就检验训练的成果,三面包围,以护国军一旅为主力,加上水师陆战队协防,那一面人数也不比荷兰人少,别给我说你顶不住。

三个团长听到这儿连忙站出来说:“绝不放过红毛夷,一旦出城就是有来无回。哪怕战至一兵一卒,也绝不会放过红毛夷。”

张好古听了顿时大怒,“那样的结果,要你们何用,护国军的士兵每一个都是珍贵的,少给我用人命去换胜利,用最少的牺牲换取最大的胜利,你们的新式火炮,手里的鲁密铳,难道都是烧火棍,手雷,成箱的摞在阵地,你们以为那是土疙瘩?我告诉你们,少给我牺牲士兵,武器,坏了给你们换,手雷可劲你们用,辎重船也快回来了,你们用不了的用。”

成均,袁飞,孙临,三个本来是表决心,意思是决不让荷兰人前进一步,可让张好古这么一骂,都羞愧的低下了头,他们知道张好古爱惜士兵,士兵们也愿意为张好古用命。

喜欢学名张好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