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崎岖的乡间小路上,崔根正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车子驮筐里装了200册代数一,后座上捆着一捆用牛皮纸包裹的印刷传单。搜索本文首发: 打开它小说网:dakaita.com
“根正,你这是去哪儿啊?”远处传来一声熟悉的呼喊,是李大山,同是杭城知青的他正在地里干活。
崔根正停下自行车,跳了下来,脸上带着一丝神秘的微笑:“大山,告诉你个好消息,高考恢复啦!”
“高考?啥高考?”李大山停下手中的活儿,满脸疑惑。
“今年新政策,考上了就能上大学,以后不用再在这田里受苦了!”崔根正兴奋地解释道。
“真的假的?这事儿靠谱不?”李大山半信半疑。
“千真万确!人民日报都发文章了,今年就要恢复高考,而且今年就能考,年底就开考!我这里有印刷的人民日报的文章,你看一下。”崔根正说完,从自行车后座上抽出来一张传单。
李大山挠了挠头,眼神里闪过一丝向往:“那这书是……”
“我印的高考辅导书,专门给咱知青们准备的。便宜又实用,你先看看。”崔根正从驮筐里抽出一本,递给李大山。
李大山接过书,翻了翻,眼睛亮了起来:“这要是有这书,说不定真能考出去呢!”
“可不是嘛!我打算去各个知青点卖,说不定咱们杭城知青都考上了,大家一起上大学。”崔根正眼中闪过一丝精明,接着说:“大山,咱哥俩关系不错,你问问村里的知青谁愿意上大学,把教辅材料卖给他,我给你留两本,晚上我来结账,一块钱一本。”
“上大学谁不想啊,咱知青点里还有不少兄弟姐妹,都想考大学呢!我也可以问问别的插友,看看谁愿意要。”李大山毫不犹豫地说道。
“好嘞!你要是能帮我卖出去50本,我给你1块钱的提成。”崔根正拍了拍李大山的肩膀。
“行!我这就去试试。”李大山接过书和传单,转身朝知青点跑去。
崔根正骑着自行车,沿着乡间小路一路前行,来到了第二个知青点。这里住着十几个知青,大多是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正处在对未来迷茫却又充满憧憬的年纪。
“崔哥,你咋来了?”知青大院的门一打开,一个穿着破旧军大衣的知青迎了出来,是小马。
“小马,告诉你个事儿,高考恢复了!我这儿有书,专门辅导高考的,一元一册。”崔根正一边说,一边从车上卸下书。
“高考?真的假的?”小马一脸惊讶。
“千真万确!广播新闻都播了,今年年底就开考。”崔根正解释道。
“那这书……”小马犹豫了一下。
“别犹豫了,小马。咱知青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嘛!这书能帮上大忙。”崔根正拍了拍小马的肩膀。
“那……我先买一本吧。”小马咬了咬牙,从兜里掏出一元钱。
“好嘞!我这儿还有不少,要是大家都有兴趣,我可以便宜点。”崔根正笑着说。
小马拿着书,转身朝屋子里喊道:“兄弟姐妹们,高考恢复啦!崔哥这儿有书,一元一本,谁要?”
屋子里顿时热闹起来,知青们纷纷围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
“要是能考出去,说不定能改变命运呢!”
“我买一本!”
崔根正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里很高兴。
知青们心中一直有个读书梦,高考的恢复,就像是一道曙光,照亮了他们的未来,有机会谁都想尝试尝试。
崔根正带着剩下的书,继续前往下一个知青点。这次,他来到了一个比较偏远的地方,知青们大多都在田里劳作,只有几个年纪稍大的知青老油条在院子里晒太阳。
“崔哥,你咋来了?”其中一个知青站起身,迎了过来,是老张。
“老张,告诉你个事儿,高考恢复了!我这儿有书,一元一册。”崔根正把书递了过去。
老张接过书,翻了翻,皱起了眉头:“高考?这事儿靠谱不?”
“千真万确!今年年底就开考。”崔根正解释道。
“哼,别听他的,这事儿肯定没那么简单。”一个坐在角落里的知青冷哼了一声,他是老王,知青点里的“老大哥”。
“老王,你咋这么说话?”崔根正有些不高兴。
“我在这儿待了这么多年,啥风浪没见过。这高考恢复,肯定没那么简单。说不定是骗人的。”老王冷笑道。
“老王,你这话可不对。高考恢复,这是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