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家坪。
第二天,报纸就被送来了,省报社在全省的发行渠道和站点是全覆盖的,从县里面一领到报纸就往于家坪大队送,这是报社特意交代过的。
卫国庆打开报纸,果然找到了自己的新闻。
《北仓日报》1977年11月13日第二版
标题:“把文化火种播撒在北大荒——记桦南公社印刷厂支援边疆教育先进事迹”
副标题:“卫国庆同志:知识青年要当社会主义文化的播种机。”
【黑体字编者按】“在英明国家政策“抓纲治国”战略指引下,我省涌现出一批卫国庆式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者……”
(本报记者周志刚)冬天的兰仪县红星公社于家坪大队河畔,于家坪大队印刷厂铅字车间的机器发出规律的嗡鸣。当我踩着台阶推开办公室木门时,卫国庆正伏案修改《高考物理公式速记手册》的校样,案头搪瓷缸上的屯垦戍边模范红字隐约可见。
……
文末的记者手记:
寒风卷起散落的铅字残片,车间传来工人热火朝天工作时的呼喊。在这个知识分子被重新定义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冬天,或许真如卫国庆所说,每一本穿越林海雪原的教材,都是砸向愚昧落后的一记重锤。
(本报将开辟专栏讨论"卫国庆现象",欢迎广大读者来信投稿)
中间配了两张图片,一张是兵团司令部对自己颁发奖状时候的照片,另外一张是卫国庆的正面照,图片经过美工的修裁,更加有英雄气概。
卫国庆很满意,这钱花的真值,知识分子也是要养家糊口的,对自己进行宣传花钱是应该的。
下面就要好好的把特许证用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