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指点一下。”李世民转头,语气温和的说道。
“臣遵旨!”
“伯褒,听说今年村子,弄了不少葡萄酒,能否腾出一批来?”李世民询问薛收。
“陛下你也知道,臣极少过问村里的事情,我只能回头问一下,有多少葡萄酒就不能保证了。”薛收歉意的回答。
“无妨!你那堂弟,他弄出来的东西,如果数量少,不会拿出来卖,既然拿到酒楼贩卖,肯定数量很多。”李世民笑着道。
“还是陛下了解落衡!他喜欢成规模的弄产业,按照他的说法,数量少了,自己吃都不够。”薛收也笑了。
薛玖虽然没有经历过五六十年代的饥饿,但是他也继承了先辈的传统,家里得存粮,越多越好。
李世民他们也能理解,毕竟这年代,饿死人的地方很多。
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人死之后停留三到七天才埋,这并不是因为要做法事,而是担心被挖出来。
停留几天也不能就那么放着,后来就逐渐演变,成为白事的一部分。
“营州的公文你们都看过了,没有被大雨淹没庄稼,主要还是水渠,有水渠排水,地里就没有那么多积水,开春之后,所有地方,都要挖排水渠,这是重中之重,明年一定要落实下去。”李世民严肃的说道。
“诺!”
薛家村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大变模样,村里种植蔬菜瓜果为主,粮食只种平地,最方便浇灌的地方。
坡地如今全是果树和葡萄架,背阴的地方则是养殖蚯蚓的树林,如今有好几十亩地,虽然味道臭了一些,不过每年产出的蚯蚓不少,添加在米糠里面,可是很好的给家禽补充了营养。
薛家村需要的粮食和高粱,全靠附近的村子提供。当然!这是给钱的,而且比市场价略微高一点。
薛家村的葡萄,算起来有近千亩,吃是吃不完的,卖也不是那么好卖,都用来酿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