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圣明。。。”几人拱手称赞,心中则都敏锐的抓住了一些东西。
“陛下,修撰金声,丁父忧期满,上疏请归,内阁拟授修撰,陛下以为可否?”吴牲顺势问了一个翰林院的人事问题。
现在翰林院、詹事府、通政使司、财政部按说都是直属机构,但除了财政部,其他仍然是内阁在处理。
“金声是何人,朕倒是未曾听闻,修撰朕基本都认得,他倒是没什么印象。”朱慈烺奇道。
“陛下,金声乃崇祯元年庶吉士出身,善兵事,崇祯七年丁母忧,十六年起复修撰,未及,丁父忧至今。”
“。。。倒是坎坷,朕准了,念其守孝颇久,朕破格升一级,命他返回翰林院任侍讲吧。”
“陛下仁义。”
“陛下,管学士请开经筵日讲,另崇祯朝续修的《大明会典》已经完成,翰林院请修妙宇朝续作,请陛下任命总裁。”
“哦。。。这事是应该做了。”这个朱慈烺倒是知道,《大明会典》是记录朝廷中央、地方各项制度、典籍、用度的纪实,各朝各代都在续修。
主要还是记录各朝各代的制度变化,崇祯朝修完,现在妙宇朝简直就是制度大变更,需要浓墨重彩,大书特书。
“既如此,那就由樊阁老任总裁,续修妙宇朝会典吧,将初期改革修完,后面若再有,就再续修吧。”
“臣遵旨,谢陛下恩信,臣必当主持妥当修缮。”
“陛下。。。那。。。翰林院的史官们。。。”吴牲欲言又止道。
“怎么了?史官们有何不妥吗?”朱慈烺没反应过来。
喜欢明中祖:朱慈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