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女帝送我去和亲,我率铁骑踏皇陵 > 第27章 活祭太子

第27章 活祭太子

河间郡几近失守的噩耗,伴随着曹芳弃城而逃的消息很快传入了京城,金碧辉煌的大殿内,文武群臣皆是一脸愁云,跪伏于地,一言不发,只余目光偷偷游走在女帝那张阴翳的脸上。

女帝端坐于龙椅之上,那双凤目紧锁着手中沉甸甸的战报,怒火中烧之下,就连握着竹简的指尖都不自觉地颤抖。

面对这种情况,刚刚升为国相的贾恩,此刻也只能低垂着头颅,噤若寒蝉。

“十年来,北夷从未踏入过我冀州境内半步,这次不过是借着和亲之机偷袭了雁门关,竟然就一路打了进来,常山失守,安平郡更是岌岌可危!”

女帝的话语间,蕴含着一股难以遏制的愤慨,吓得群臣连头都不敢抬,一个个恨不得直接将头埋进地里。

女帝轻轻一举目,身后两名魁梧的侍卫即刻会意,将刚从河间郡逃回、面色如土的曹芳粗暴地拽至大殿中央,随后如弃敝履般将他掷于冰冷的地面上。

曹芳瘫软在地,额头如捣蒜般急促地撞击着坚硬的石板,每一次叩击都伴随着他声嘶力竭的哀求:“陛下,陛下开恩呐!微臣知错了,求陛下饶微臣一命!”

女帝的目光冷若寒霜,声音里不带丝毫温度:“朕遣你镇守河间,望你能为朕守住一方安宁。然而敌寇一至,你非但不思抵抗,反倒弃城而逃,置百姓安危于不顾,朕问你,如此无能之辈,朕还留你作甚?”

曹芳吓得缄口不言,眼中满是乞怜之色,环顾四周的同僚,却只见满朝文武皆如惊弓之鸟,人人自危,哪里还有人胆敢站出来为他辩解半句。

女帝见状,眉宇间冷意更甚,袖袍一挥,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来人,将他即刻押送到午门,剥皮楦草,其尸身悬于东门,以示诸臣。”

此言一出,曹芳只觉天旋地转,双腿一软,竟直挺挺地晕厥过去。

两名侍卫毫不客气地将他架了起来,半拖半拽地离开了大殿,留下惶恐的群臣。

俯视着下方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群臣,女帝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寒意:“再有胆敢弃城逃窜者,朕的手段,只会比这更加凌厉无情。”

贾恩见状,适时地踏前一步:“陛下息怒,两山之地虽不幸失守,但我军犹有安平郡这一坚固壁垒,足以与敌周旋。只需我们坚守至敌军疲惫不堪,粮草耗尽之时,彼时敌军不退也得退。”

另一名臣子急忙站出来附和道:“国相大人所言极是,北夷终归是北夷,其后勤补给线历来是他们的软肋。我军只需养精蓄锐,静待时机,待到敌军因粮草不继而自行撤退之际,便是我军乘胜追击,一雪前耻之时。”

众人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仿佛胜局已定。

就在这时,一名臣子突然站了出来,说了一句很不合时宜的话。

“微臣斗胆启奏陛下,有前线溃逃归来的士卒报告,于常山烽火连天之地遇见一人,自称乃我大魏昔日太子汤勋。此人扬言,正是他为了向我大魏复仇,助北夷铁骑突破重重防线,直捣冀州腹地。若此言属实,北夷此番攻势之凌厉,倒也不难理解其背后之因。”

女帝闻言,面色骤变,眸中寒光一闪,厉声道:“北梁完颜一族,竟胆大包天至此!先是暗中遣刺客在两国边境刺杀我大魏太子,毁和亲大局,而今又不知从何处寻来一冒牌太子,企图淆乱我军心,真是岂有此理!”

此刻,贾恩挺身而出,声音沉稳而坚定:“北梁此番动作,意在挑拨我大魏朝纲,使我朝堂自乱,此计之阴毒,可见一斑。若不及时应对,恐将引发朝野上下动荡不安,后果不堪设想。”

女帝闻言,当即说道:“太子已死,自今日起,任何人胆敢再散布有关太子通敌叛国的谣言,一律诛九族,绝不姑息。”

早朝散后,依女帝之意,贾恩入寝宫议事。方一见面,女帝便露出一副愁容满面的神态,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

“兄长,朕此刻心乱如麻,实难觅得良策。”

贾恩抚须低吟,良久,他缓缓开口说道:“时局紧迫,当务之急,在于速立储君,以稳天下根本;同时,举行祭礼,祭拜前太子,慰藉百姓之心,方能保朝堂安宁,不致动荡。”

女帝眉头紧皱,担心地说道:“祭拜前太子······如果冀州那人真的是汤勋,这不是活祭吗?”

贾恩沉声道:“不错,就是活祭。你还能想出更好的方法吗?”

他见贾氏面露犹豫,唯恐她不答应,便又缓和了语气,耐心劝解:“傻妹妹,你要明白,汤勋已被我们逼至绝境,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