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因为损失了良将而导致无将可用,从而引发一连串的更可怕的后果。
他光是想想,就冷汗直流。
胡亥假惺惺的安慰:“大兄,如果有那么一天,我相信,你是会去死的吧,为了大秦。”
扶苏点点头。
胡亥心想,妥了,扶苏一道旨意就能搞定,我用木头刻个章的能骗这种傻子,我还把他当成对手,我才是蠢猪啊!
胡亥扭头问公子高:“兄长,你觉得谁对?”
公子高笑了笑,斩钉截铁的说:“我认为季厉造反了,吴国,也是铁证,甚至我还知道为什么,要不要我告诉你呢?”
不要!
胡亥摇头,心里暗骂,要是自己的兄弟都是扶苏那种傻子该多好。
.........
【为什么一个吴国就能成为季厉造反的铁证呢?】
【关键是吴国的位置,吴国在哪呢,是你以为的淮夷吗?
错!
吴国最开始立国的地方是在荆蛮之地。】
【想到了什么没?】
【周昭王,周穆王,周宣王,周厉王都要必争之地的荆蛮,他们为了什么?】
【铜矿!】
荆蛮是商周时期金道锡行中最重要的资源点。
殷商之所以能够横推天下,跟他发达的青铜冶炼技术分不开。
而要保证殷商王族绝对统治力,就是要对青铜矿藏的绝对垄断。
可以说,铜矿,在殷商是国之重器,是属于王朝的最高等级的战略储备,这种重器有且只能掌控在商王手中,任何人敢染指,就是挑衅商王的统治权威。
就是谋反的大罪!
只要你伸手动铜矿,只要你敢在金道锡行的资源点上分蛋糕,就是造反无疑了,连审判都不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就是窃取一个王朝的最高机密和权力。
啪!
牢房中。
商王文丁把龟甲扔在了季厉的脸上。
“吴国,姓姬!你还有什么可说的?谁让你们把手伸到铜矿的?”
商王文丁怒吼,他是真没有想到,自己看中的大臣,自己全力支持的人,竟然会造反。
季厉咬牙辩解:“我跟大哥二哥分家了,他们把我当成仇敌。”
商王文丁一脸的失望,怒吼道:“分家,就是他们改姓了,换了祖宗,孤也要诛灭你姬姓!胆敢觊觎我成汤的社稷神器,宁杀错不放过!来人,给孤把这逆贼,碎尸万段!”
侍卫过来,托着季厉的腿就走了下去,很快,牢房中就传来了凄厉的惨叫。
季厉,卒!
杀死季厉之后,商王文丁下令:“来人,出兵,灭掉吴国!”
商王的军队立刻杀向了荆蛮之地的吴国,而吴国只能一路逃窜。
【对,吴国就是这么被商王文丁一路追杀,从荆蛮之地,沿着长江向下游一路流窜,最后逃到了淮夷,离开了殷商的疆土,才摆脱了商王的追杀,就地变成了蛮夷。】
【也就是你们现在认为的吴国。】
【他们可不是想周人的史书吹的那样,自己跑去淮夷建国去的,哪有什么选择,都是生活所迫。】
【现在你觉得季厉造反,证据充分吗?】
【选择一:充分。】
【选择二:不充分,铜矿能说明什么?】
(牛,太牛了!博主简直把历史给讲活了。)
(所有的逻辑都闭环了。)
(博主一直强调铜矿的重要性,一直在讲金道锡行,原来伏笔在这里,草灰蛇线,伏脉千里。)
(我先不夸赞,我先问一句,大吊哥,吴国真的是在荆蛮之地立国的吗?有史料没?)
(有啊!废话不说,上史料!
《史记·吴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
不止如此,还招兵买马,在当地收拢了很多势力,开始就有几千家从之,然后建立了吴国,号称吴太伯,是吴国的始祖。他们的具体位置,也是从荆蛮一路向现在江浙一带迁徙,沿途都有考古证据的。)
(历史,真实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
(博主一下子就给咱们把所有迷雾都拨开了。)
(好了,大家可以开喷了,你季厉不造反,你让大哥跑去占铜矿,你可真行,找死没有这么找的。)
(铜矿,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