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念中专这四年从未谋面。
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业繁忙没有多余时间;另一方面是当时道路不便,从自己家到这里足足百里路,那时出行百公里往往需要花费一天的时间。
“舅妈?”
李建国带着疑问开口道。
“天啊,真的是大外甥呀!怎么没事先跟你舅打个招呼就过来了?”
妇女激动地走上前握住李建国的手兴奋说道。
李建国望着面前的人,脑海中浮现出一张熟悉的面孔。
顿时意识到一个关键人物:一大爷易中海竟是他的亲舅舅!
一边回忆刚才的事情一边笑着回应舅妈的热情握手:“舅妈,我这不是刚刚从中专毕业吗?单位正好把我分配到红星轧钢厂,刚才街道办把房子也分下来了。”
听闻此言,舅妈这才注意到隔壁房屋已然开启,不由惊喜交加地说:“你就分到这个房子啦?太棒啦,往后我们就是邻居喽。”
“嗯,舅妈,我也真没想到,房子会正好被安排在您的隔壁。”
“好好好,这样的安排真是绝妙,往后舅妈照顾你也更方便啦。”
“嗨,舅妈,您别这么说啦,我都这么大人了还能要您来照应吗?我自己完全应付得来的。”
“看你这个孩子,我和你舅舅就咱两口子在家,又没工作,顺便帮你做顿饭、洗个衣服都是顺手搭帮的事情嘛。”
李建国听了那位大妈的话后,不知该如何回应,只得有些腼腆地笑了笑。
这时,那大妈仿佛突然想起了什么,问道:“你分到咱厂里这事,你舅舅知道不?”
“还不知道呢,我还没来得及说,在厂里也没碰到舅舅。”
“你怎么能这样!这么大件事也不告诉你舅舅和舅妈。
你是打算不把他们当自己亲人了?等下,我去找个熟人,通知你舅舅从厂里回来。”
说着,她拉起李建国就往外面走。
李建国赶忙拦住大妈:“现在舅舅正在厂里上班呢,我们等他下班回来就行,不必这样忙着去找他。”
“不行,这是你的事啊!亲外甥来了,他这个当舅舅的无论在哪儿都得赶紧回来!”
大妈毫不停歇,拉着李建国继续往院前走去。
李建国无可奈何,只能随之前行。
两人来到前院,大妈朝那边的三大妈问道:“三婶子,您家解成在吗?”
“在呢,一大妈,怎么啦?”
“情况是这样的,这位是我的大外甥,刚分到了咱们这片儿。
我想请您让解成到厂里跑趟腿,请我大哥回来一趟。”
“哦,原来是您的外甥呀!”
三大妈连忙应道,“好的,我这就让他上轧钢厂去叫人去。”
“那就麻烦您啦,三嫂子。
这孩子刚到还饿着肚子呢,我带他先回屋了。”
一大妈说着便拉着李建国高兴地走了回去。
看到这一幕,三大妈随后也起身去叫自己的二儿子,安排他去厂里帮忙知会一声。
回到家中,一大妈将屋子简单介绍了一番。
这屋子陈设相当朴素,基本是典型四合院人家常用的物件。
唯一称得上值钱的就是一台收音机了。
面积倒比李建国家的房屋大一些,大概有四五十平方米的样子,并没有隔成两个房间,按现在的叫法就是一个标准的大单间。
进屋后,一大妈热情地拉着李建国坐下,说道:“这都快到吃饭时间了,家里暂时没买肉。
等你舅舅回来后,我们再让你舅舅领我们出去吃个馆子好了。”
李建国停下环顾四周的目光,看着大妈说道:“不用那么麻烦,舅妈,吃什么家里现有的东西就好,我在院子里生活还要很久,无需如此客气。”
大妈满脸慈爱地看着他说:“这哪行?你第一次到舅妈这儿,总该好好吃一顿饭。”
自从进了门,她的手就没松开过李建国,就像生怕这个外甥跑了似的。
李建国见大妈这般执着,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其实他的身体已经因为馋而流露出了渴望的信号。
毕竟在这个年代,肉可不是常人能随意享用的东西。
**的餐桌上都不敢说是日日都有肉食,普通人一个月就只有2两肉票的份额,正常的家庭大约一个月才吃一次肉;而那些条件较差的家庭甚至整月都无法尝到肉味。
因此只要提到肉,人们眼睛便会发亮站不稳脚跟。
此时的李建国已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