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舅。
我读中专的时候每月有补助,攒了一些,身上有钱。”
“那你快去快回,饭马上就做好了。”
出门后,李建国盘算着自己身上仅有二十多块钱现金,虽然存的钱折不少,实际金额并不多。
他还回忆起原主上四年中专积攒了五六十块钱,除了寄回家给爷爷,剩下的全用在爷爷丧葬费上,现在也就剩这么点了。
李建国打算去供销社采购牙刷、牙粉和毛巾等基本日用品。
毕竟衣物之类的暂时可以凑合,这些清洁用品却是不可或缺。
到了供销社买了日常物品后,忽然想起了半斤还没使用的糖票——这是学校配发的,一直不舍得花,再不用就过期了。
思虑之下,他转回头买了半斤糖块,花去了四毛七分钱。
考虑到这个时代糖果堪称奢侈品,于是计划晚上给邻居家每家送两颗糖果,以此增进邻里情谊。
当李建国走进四合院时,正值各家各户围坐用膳的时刻,他并未遇见传说中的三大爷,径直返回了中院。
房间里的饭菜已被重新加热。
桌上就座的不仅有大爷大妈,还有那位聋老太太。
看到聋老太太出现在饭桌旁,李建国心中稍显诧异,但随即恍然大悟:聋老太太一直由大妈照料,如今家中摆上肉菜,请她过来用餐再正常不过。
此时,易中海见到李建国归返,立刻为他引荐:“建国啊,这是后院的老人家,我们院子的老靠山,一直是由你舅妈照应的。”
李建国听罢便向聋老太太打了个招呼,但她并无明显表情变化,仅是略微点头,并无言语回应。
李建国自然了解背后缘由:还不是因为她对自己抢占傻柱的“父扶”
有所怨言?按照她的规划,傻柱应当赡养大爷,如此一来,大爷日后存款与两套房产都归属于傻柱。
此外,在院里厂内,傻柱也受易中海诸多扶持。
然而现在李建国来了,身为亲外甥,易中海怎会轻易舍己用人,转而重用那外人傻柱?
除非李建国明确表示不愿意日后赡养易中海夫妇或品行存在问题,否则傻柱机会渺茫。
另外涉及到的是老太太的房产安排。
据电视剧内容,她在临终前把房子留给傻柱是因为易中海夫妻无子嗣继承财产,他们对此也不持异议,毕竟傻柱需承担二人的养老责任。
但是现在既然有亲外甥可以履行这一职责,到时候这对夫妻又怎能不去争取呢?
若是照顾她晚年的结果是最终她将房子给了傻柱,试问谁又会心甘情愿?
想明白个中道理后,李建国对老人的态度也就不再计较,往后与其保持适当距离即可。
随后,李建国将物品放置于长条案之上再回到饭桌边就坐。
大妈瞧见其购得糖果好奇道:“这糖是用来做什么的呀?”
“我初来这儿嘛,待会儿舅舅带着我跟大家打招呼的时候,每家送几颗糖,也算是个小意思。”
李建国说道。
易中海听到回答频频点头称:“建国真是思虑周全,我们可不能在礼数上被人挑刺。”
“行,那先吃饭吧。
再不动筷,饭菜就要凉了。”
话音落下,大家开始享用晚餐。
这顿晚饭依旧是中午剩余之菜,其中肉还颇为丰盛。
大妈又补充炒了一盘菜肴,足够满足在场四人的需求。
此外,她煮了粥,还蒸了好几个白面馒头。
整个过程中,除了聋老太太似乎若有所思之外,剩下的三人尽享欢畅,气氛温馨愉悦。
不久,饭局告一段落,易中海陪着聋老太太聊了些家常闲话。
待到李建国和大妈整理完餐桌,大妈便搀扶着聋老太太走向后院。
望着她们渐渐远去的背影,李建国侧眼看了看易中海,假装疑惑询问道:“舅舅,我看这位老太太对我有些不太友好啊。”
易中海听到外甥的话后,眉头轻轻皱起。
李建国所能想到的,作为长辈的他自然也能想到,但眼下这种情况,显然不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
为了安抚李建国的心情,他只好说道:
“你多虑了,不是老太太不喜欢你,而是她性格一向如此,对待陌生人向来如此。
等以后住久了,彼此熟络了,这些都会改变。”
李建国点了点头,心知舅父所说不过是宽慰之言,便没再多说什么。
他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