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有些害羞地解释道:
“李建国同志,您好,我工作的厂距离这四合院较远,我一般不常住这里,通常只有在休息或空闲才会回来。
所以您搬进来的事情我还未曾得知。”
李建国连忙说道:
“了解情况就好,听你哥提到过你。
刚好你也才回来吧?不用再做饭了,晚上到我家也就是我舅舅家来吃晚饭吧。”
何雨水赶忙推辞:
“这样太麻烦您了,我们的口粮都是定额配给的,我就等柱子回来和他一起吃就好了。”
李建国笑道:
“别介意,这点饭我家还是供得起你们姐弟一顿的,我来就是请你和柱子兄一起去吃饭的。
快走吧,你那些东西留给你哥哥他自己收拾便可,我舅妈还在等着呢。”
见李建国这般诚挚邀约,何雨水也不再推脱,跟着李建国出了门。
两人刚跨出门口,就瞧见傻柱手里提着两个餐盒悠悠荡荡地回来了。
这一天,秦淮茹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在水池边洗衣服,想必是因为知晓了何雨水今天回来,傻柱手中的餐盒不会再给她,所以并未出来拦截。
傻柱一看到二人从自己的屋内走出,满心好奇地询问:
“建国兄弟,找我啥事儿呢?”
今天公社猎杀了几头野猪,较大的被卖到了工厂,剩下几只小野猪的猪头被送给了易中海。
他拿着其中一个猪头找到了傻柱,说道:“这猪头你帮着卤一下吧,正好我也喊你去我舅家吃顿便饭。”
一听这话,傻柱眼睛都亮了,“好呀,卤猪头可正是我的强项!我今天还带来点好东西,要不咱就一起做了吃了?”
说着便直奔易中海家中,连自家门口都没回。
三人入座后,傻柱大大方方打开饭盒,炫耀道:“猜猜看这里面是什么!”
李建国一眼就看出傻柱这个厨房高手干的好事——只要厨房有好吃的经过他的手,总能悄悄留下一份。
这次也不例外,傻柱带的是一块足足一斤多重的三指五花肉。
李建国哭笑不得地调侃:“柱子哥,这块三指五花莫不是从厂里刚送来的那两头野猪身上下来的?真有您的!”
傻柱咧嘴一笑:“没错,今天万同生老让我加班杀猪,我能白忙活?这就是我应得的‘加班费’嘛!”
满屋子的人,只有李建国觉得这事奇怪了些许,在那个年代,厨师都有个习惯:无论去哪儿做菜,总归会偷偷拿一些好的材料走——民间流传“厨子偷、五谷收”
。
一位大妈瞧见傻柱把肉摆上桌面,也不甘示弱,拿出今天李建国带回来的所有收获放在桌子上,一个小猪头和一块五斤多重的瘦肉瞬间占据了一大半空间。
大妈看着如此丰富的食材感慨万千:“今儿个的肉够多了,怕比过年都吃得多!”
桌上这些肉数量的确惊人,单单瘦肉就有约七斤之多,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很多家庭一个月都未必吃得到这么多肉。
傻柱满不在乎地摆摆手,“赶紧趁新鲜吃了,放久天热了就要变质,浪费了太可惜。”
旁边易中海家的老妈也附和道:“儿子说得对。
对了,一会儿还得请你再请院里两位大爷过来吃饭呢。”
她转头对着傻柱说,“柱子哥,您是咱们院子里的大师傅,咱们来商量下今天做什么菜?”
傻柱点头应承下来,“好啊,你想怎么安排?”
李建国想了想答道,“我觉得先拿三斤瘦肉来做汆丸子吧。
叫咱院子的孩子们一起来分,一个孩子分两个丸子;剩下的四斤,就按照您意思再做个别的。”
“行啊,这样完全可以。”
傻柱点点头,“按你这说法,其实做丸子两斤就够孩子们吃了,留出的分量我们还能自己享用啊。”
李建国听完哈哈一笑,“哎哟,您这一提醒我才想起来——哪有孩子们吃了咱们不吃的道理!”
傻柱听到这里,也忍不住嘿嘿笑了两声。
李建国接着又说,“那您就开始动手做丸子吧。
我去后院知会一下两位大爷。”
李建国走到后院月洞门处,正看到一位脸长如马的男人推着自行车走来。
一看这架势就知道此人非傻柱的对头许大茂莫属。
出于礼貌,李建国上前打了个招呼:
“你好同志,我是新搬进来的住户李建国,现在在轧钢厂采购科上班。
不知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