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建国一听更无奈了:傻柱的脑子就跟跟普通人不一样似的——自己明明快奔三了,一个十二岁的小孩还叫“傻柱”
,他也居然毫不介意甚至还引以为豪。
一旁的何雨水赶紧出来打圆场:“哎呀傻哥啊,人家建国说得没错呀,棒梗确实不懂礼数。
而且刚才建国也和他说过,所有孩子的待遇都一样,每人都能拿两个肉丸子。
是他不要丸子偏想要一碗肉。”
李建国不禁疑惑地瞥了一眼何雨水——平时不还挺偏袒秦淮茹母子的嘛?怎么这次却站在自己这边?
虽然疑惑,李建国并没有深究这个细枝末节——毕竟何雨水在故事里也只是个不起眼的角色罢了,况且再过一年她就即将嫁出门去,估计以后也不会再有多少交集了。
接着他又向傻柱解释道:“柱子哥,今天真不是我不愿意帮。
我已经和院子里其他人说好了,每人都给两颗丸子,如果给棒梗开了口子给他整碗肉,其他孩子还按原先规定只有丸子,这不是得罪整个院子么?”
尽管傻柱外号里有“傻”
字,可实际上并不傻。
听到这里,再加上妹妹何雨水的一通劝,他也逐渐意识到这确实是棒梗的不对。
“嗨,反正他也不是我亲儿子,不过想着他家里日子不容易才想帮衬罢了。”
看到对方已经明白了缘由,李建国也就没再多说。
当下显然也不是争论这个问题的时候。
于是他便转身回去继续和三位老爷爷聊天去了。
落座饭桌上,他简略讲述了方才发生在食堂的事。
一大爷对此并无表示,反倒是二大爷颇感愤慨:
“这棒梗,真是让贾张氏给带歪了路子!别人家都还在做着饭,他就端着碗跑来凑热闹,难道我们这儿成了施舍之地了吗?”
易中海老大会忙圆场——毕竟是徒弟贾东旭的孩子嘛:“孩子们嘛总是容易馋。
自从东旭过世后,贾家的日子过得挺艰难的,能够搭把手还是要稍微帮补一下为好。”
至于三大爷则转动了几圈眼睛,随后朝李建国问道……
“淮茹啊,事情我也知道了。
建国说得对,孩子得管教管教。
这事儿你回去好好跟棒梗说说,不能这么不懂事。”
李建国听到一大爷开口,便心领神会地接道:
“是啊,秦姐,棒梗是个好孩子,就是有点太过任性。
今天这事闹得确实不太合适,你也知道,这块肉可是我费了不少心思才弄来的。
不过既然说到这儿了,我看这样吧,等下空了我去找找棒梗,帮他把道理讲清楚。
毕竟他还小,改正过来还是没问题的。”
三大爷在一旁默默点头,心里暗暗满意。
他知道秦淮茹的伎俩,若是直接拒绝对方要饭的请求,怕是要闹出不愉快。
而李建国这般应对,既堵住了秦淮茹卖惨的路,又显得合情合理。
秦淮茹要是敢伸手要菜,那就是打自己的脸了。
秦淮茹站在那里,脸色稍微有些不好看。
她本想着借着道歉的机会讨些菜回去交差,现在却被堵在了一大爷这儿,半句讨饭菜的话都说不出口。
最终只能憋出一句:“谢谢一大爷、建国有理。
那我就先回去了,回去一定教训棒梗。”
说完转身就走。
看着秦淮茹离开的背影,二大爷刘海中还是一副懵懂模样,自顾自地说:
“秦淮茹真是有涵养,来都来了,怎么不多坐会儿?”
众人纷纷翻了个白眼。
李建国心里暗笑,这位二大爷真是在贾家混了这么多年,脑子还没转过弯儿来。
另一边,贾张氏听闻秦淮茹空手而归,立马拉下脸训斥棒梗:
“你就不会安生点?好端端的饭还吃不上!真是气死我了!”
棒梗撅着嘴不敢反驳,只能低声嘟囔:
“他们凭什么连一口都不给我……”
秦淮茹看着这一家子乱七八糟的样子,只觉得无语至极。
这次出门一趟非但没拿到好处,还得担个道歉的罪名,实在憋屈得很。
然而看到自己三个正在长身体的孩子还饿着肚子,又不得不咬牙忍下这一切。
晚上回到家,秦淮茹悄悄对贾张氏说道:
“娘,咱们再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别人家都有手段有法子,咱们总去占人家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