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是从战乱年代熬过来的人。
随后他忍不住问道:“三叔,现在后山到底有多少只兔子呢?”
李山河道了一声轻笑,吸了一口烟,说:“确切的数量我也不太清楚,但当时定下一个规定,在两年之内任何人不得上后山捕捉兔子。
到现在这些兔子繁衍迅速,已经满山都是,有时还会跑到村子里来。”
李建国心里粗略估算了一下,若当时放生十五窝兔子,按每年繁殖四次、每次平均五只算,短短两年时间内根本难以准确计算数量,肯定不少。
经过一番协商,李建国提出希望可以组织村民去抓一些兔子由他统一收买处理。
李山河觉得兔子的确泛滥成灾,再不管住的话,今年冬天它们可能就要进田吃农作物了。
正好也是捕猎兔子的合适时节。
之后二人确定兔子的收购价格为每斤四毛,这是带有毛皮的价格,而非纯兔肉的价。
况且在这个时代,大家普遍喜爱猪肉,其他的肉都无人关注。
谈妥价格之后,李山河便开始召集村里人前往后山进行捉兔子活动。
李建国特意嘱托,每户只能售出一只兔子给他以免量过多无法带走,随后前去原生父母坟头探望,按照规矩给添了一抔土并深鞠一躬致意。
毕竟自己借用了人家孩子这具身体,孝道自然得履行。
等返回来时,李山河早已经通告全村人关于他要回来收兔子的事情。
听到一只要价四毛,大家热情高涨不再午睡,全家老小齐动员上山抓兔子。
眼看着村里大部队都进了山,烈日炎炎下实在燥热难耐的李建国也索性没凑热闹,回屋子找出张凉席洗湿放在阴凉地铺好就躺在树荫下打起了盹儿。
差不多下午三点钟时,被陆续回村的声音唤醒的他决定立即行动。
将车开至村委会大门处停下,并叫来村里财务准备称重兔子同时记账。
为了保证公平公正准确无误,每个村民捕获的数量和重量都将登记留档。
由于涉及数额巨大,他告知村民先记账,待轧钢厂把资金转到公社集体账户后再凭票据到公社领款即可。
鉴于这里毕竟是首都近郊,大额交易均遵循正规银行对公转账原则。
而且作为自家人,村民们对于收到货款都很放心。
收兔子的过程颇为顺畅,截止到下午四点左右,所有出征的村民都已经归来且有所收获。
每一单过秤都会严格登记,既保障买卖双方权益也有利于未来核对清算金额。
到了四点半,全村的兔子都已收集完毕。
村民们找来的笼子,在大伙的帮助下,全部装进了李建国的吉普车。
李山河递给侄子两只兔子,让他带回去自家食用。
李建国也欣然收下,并和村民商量好,抓回来的兔子可以留下养殖,自己每个月至少会来收购一次。
返回途中,李建国不急不慌,晓得回去时肯定已过下班时间,于是保持正常车速行驶。
他心想,工厂里肯定有值班人员,到时候叫他们帮忙称重并签收就好。
至于货款,则打算第二天去财务报销后再让财务转到村里的银行账户。
果然,等李建国抵达工厂,已经快七点了。
依旧是先回到四合院,请三大爷帮忙召集人手处理兔子,放妥之后直接赶往厂里找到食堂当值的人进行称重作业。
仓库值班员下来的时候满脸不愿意,今天确实是添了点麻烦。
李建国也感觉有些不好意思,于是拿出一包大前门香烟,抽出几根分别递给相关人员,随后把剩余半包塞进了对方裤兜里。
值班员看到那半包大前门后,表情立即明朗了许多,热情地配合完成了称重任务。
拿到收条后,李建国迅速前往车棚取了自行车,飞奔回家——还没吃晚饭呢,这年轻的身体已经饿得咕咕叫了。
刚停好车子回到四合院,耳边就传来许大茂在中院月亮门那喊自己。
安置好车后,李建国回头看着许大茂问道:
“大茂哥,您叫我可是有啥事吗?”
许大茂一脸笑容地走过来拍了拍李建国肩膀道:
“建国兄弟,你刚回来吧,应该还没吃饭呢。
走!去哥哥那边喝两盅,可等你好一会儿啦。”
李建国心念一转,这肯定是冲着昨晚的事儿来的。
虽说许大茂是个小人,但如果不去惹他,他也未必会生事。
再说有人请吃,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