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特意用一整瓶来表达我的敬重之心。”
趁着许大茂还没缓过神来,李建国又飞快大喊一声:
“大茂哥,我先替您干为敬咯!”
话落便迅速仰脖旋空整瓶汾酒。
不只是许大茂呆住了,李建国此举瞬间震惊了在场所有的人。
谁能见过这般豪气地饮酒之人?前面已经整整喝了两瓶还打了个圆圈敬了一大圈酒。
紧接着又毫无悬念吹掉了第三瓶。
靠!这也叫人吗?
全场目光聚焦之下,李建国毫不迟疑,一口气喝完了一整瓶汾酒。
酒瓶见底,他的身体却稳如泰山,丝毫不晃。
他随手举起空瓶,朝着还处于困惑中的许大茂晃了晃,示意自己已经完成挑战,轮到对方。
众人见到李建国的动作,才从惊讶中回过神来,立即鼓掌喝彩,气氛瞬间高涨。
此时,李副厂长踱步至二人中间,先仔细打量了一下李建国,发现他面不改色,丝毫没有醉意,不禁暗暗称奇,心中决定要好好提拔这个年轻人。
再看许大茂,他还张着嘴,呆愣在原地,李副厂长不由得皱起眉头,说道:
“许大茂,建国同志敬你酒,他已经喝了,你怎么连动作都没有?”
听到这话,许大茂总算反应过来。
我的天,怎么要我喝一整瓶?望着手中那瓶已开盖的汾酒,他的心揪成一团,这要是真喝下去,还能站得稳吗?
他犹豫地望向手中的酒瓶,又抬头看了看李副厂长以及其他站起来助威的领导们。
想要推辞,可是围观人群纷纷起哄,让他开不了口。
心里越憋屈,他就越恨李建国——一个刚来实习的小干部,凭什么能坐在比自己工龄老的员工前面?现在又把局势弄得如此尴尬,待会在厂领导面前肯定要出丑了。
暗自腹诽之后,他咬紧牙关,横下一条心,学着刚才李建国的样子,将瓶子凑到嘴边,一口气对着吹去。
许大茂的酒量,同席之人无不深知。
每次聚会喝酒,大家都清楚他最多只能应付多少酒,他不过是作为活跃氛围的调剂者而已。
因此,当他开始饮酒时,四周响起了一阵鼓励与戏谑的笑声。
等到许大茂喝了半瓶,明显有了停滞之意时,陈有福出手了。
他一把按住酒瓶,不让许大茂放下,硬逼着他继续喝,嘴里还不停催促道:
“大茂啊,你可别给我们宣传科丢脸。”
旁边的几个科长也附和着插话:
“许大茂,快喝!人家都已经喝了三瓶了,你不能拖后腿啊!”
最终,在陈有福的强硬推进下,许大茂被灌进了一整瓶汾酒。
一饮而尽后,他立刻捂着嘴奔出了门外。
众人看着他狼狈而去的身影,哈哈大笑。
李副厂长边笑边对万同生吩咐:
“老万,你赶紧叫个人,把许大茂送医务室洗胃去吧。
这么多酒下肚,得确保没事才行。”
万同生赶忙答应,然后匆忙出去找人了。
等到大家各归其位,李副厂长转而夸赞李建国:
“建国同志真是酒中豪杰!三瓶酒下肚依旧毫无异常,确实是我们轧钢厂的佼佼者!”
随即,他又转头对陈有福交代:
“陈科长,像建国这样优秀的干部,一定要重点培养啊!”
陈有福满面春风,笑道:
“李厂长,要是没打算重用,我也不可能带他参加今晚这场宴席。”
后续酒桌上,氛围热烈到了极点,每个人都跃跃欲试想测试李建国的极限。
一场车轮大战拉开序幕。
李建国却不畏强手,应战自如。
不论谁来敬酒,只要对方喝一杯,他必定喝一碗,直至两小时过后,酒席结束时,全场仅剩李建国、李副厂长和陈有福三人依然步履稳健,没有醉倒。
李副厂长亲眼目睹了李建国从宴席开始到结束一直饮酒的情景,至少下了八瓶。
期间虽去过了几次洗手间,他自己却丝毫未受到影响,而其他人都醉倒在地。
目睹这一场景后,李副厂长心里更加欣赏李建国,认为往后与其他领导交际时,带上李建国就能确保自己在酒桌上无往不利。
一番赞扬过后,李副厂长从口袋中拿出一张收音机票递给李建国。
李建国在陈有福的眼色暗示下接受了这张票,并表达了谢意。
李副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