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逐级晋升下去半年时间便可达到副科级别。
四人短暂闲聊几句后酒席散去,当天午后亦未外出四处奔波,留在厂里等着晚上刘书记安排的一餐晚宴招待。
当晚近十点,李建国才踏入四合院。
他先去三大爷家取了丁秋楠的回信,随后对阎解放说道:“解放,明天不用麻烦你送信了。
往后若有送信的事,我会提前告诉你。”
回到中院时,他注意到易中海家里仍亮着灯。
本可以马上看丁秋楠的信,但他并未急着拆开,而是走进易中海屋内和大妈聊了一会儿天,这才返回自己的房间。
回到屋里后,李建国将信放在桌上,还没打开就猜到了内容——大概无非是那几句老话:关于个人问题我暂时不想考虑;你的东西会归还给你;以后也别再写信了之类的话语。
洗漱完毕后,他正式拆开信件阅读起来。
果然不出所料,这次依旧是上回的一张借条加一封信,信中的意思和自己猜测一致。
既然对方明确表示不要再寄信过去,那干脆就此作罢,搁置几天再说。
像丁秋楠这样对男性保持高度警惕的女孩,实在没必要执着纠缠。
这样做只会让她更加反感,并且没有实际意义。
崔大可能够最终得手完全是用强硬手段逼迫丁秋楠认命的缘故,若没有那关键一步,恐怕他永远都难以靠近那个高岭之花。
躺在床上时,李建国突发奇想打算清点一下目前手头还有多少钱。
他从仓库里把积蓄统统取出来细数一番,发现自己竟然攒了三百多元。
在当时来说,这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存款。
既然存了这么多钱,就得琢磨着如何花出去。
要不光看着那些钞票堆在那里落灰,心里难免觉得烦躁。
仔细思考了一下,他发现自己还真没多少花钱的地方。
家里该添置的大件物件早已齐备,而自身日常生活开销也不多。
例如抽烟的钱都能通过厂里的账目报销——每次下乡采购时,采购员都会按科里的报销政策买下两条大前门香烟,月底再作为奖金发放给大家。
日常饮食无需花费分毫,每月所需饭票均由易中海代购;至于外面卖的各种副食杂货之类的,在自家仓库中随手可得,根本不需要额外花钱购买。
哎,有钱却又无处消费,这是何等令人郁闷!
这期间,李建国也没有继续给丁秋楠写信,只是平静地过完这几日。
周六的时候,财务科的张有才执意请他吃饭,盛情难却之下,李建国只好答应。
下班之后,两人直接朝东来顺奔去吃涮羊肉。
到了地方找好座位坐下。
路上李建国提到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品尝东来顺,于是张有才便主动承担起了点菜任务,动作麻利地点了一堆菜品,并特意要了四份羊肉。
李建国眼见张有才还想继续添菜,赶忙拦住:“有才兄,你点的东西足够多了,我们俩人肯定吃不完。”
张有才听到后停下继续点菜的动作,转身向李建国说道:“建国兄,那咱就先吃这些,待会不够再补些就是。
你也别跟我客气。”
虽说外表上,张有才确实不如李建国那么帅气迷人,但若论家境条件,却是绝对比肩甚至略优于李建国的。
他是双职工家庭出身,父母收入都很不错。
而独子的他也身居轧钢厂财务科干部位置,并与李建国一同转为正式工编制。
旁人常挂在嘴边夸耀自己月薪三十七块五这件事听似厉害,但在真正了解厂内体制的人都知道,这个数字并不值得炫耀。
因为对于李建国这样的中专毕业生来说,他们一转正就直接拿满薪,只要在厂里稳扎稳打积累资历,每年都会有涨工资的机会。
张有才又取来一瓶汾酒,这一餐算上酒水总计花了四块多。
李建国眼看着张有才把钱与粮票递给了饭馆的店员后,心里不禁对他多了一分佩服——这小子还真够阔气的。
现在的年轻人里,大部分仍在当学徒,一个月收入还不到二十块。
而这一顿饭就花了四块多,那可是老北京四口之家大半个月的生活开销啊!可对方却丝毫没显出心疼的意思,看得出来他家里经济条件应该不错。
很快,四个盘子装满的羊肉,还有几碟涮菜便端上了桌。
瞧着菜肴齐备,李建国也不再多礼了。
早闻东来顺的涮羊肉名气极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