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掷弹筒。难点就在于测距和这个45度角上面。
抗战中,掷弹筒是中国军队心目中,日军最厉害的武器。
中国军队还因此专门仿制了日军的掷弹筒,并且国军和八路军各自都进行了仿制。
国军仿制的民二七掷弹筒,用了一个很巧妙的设计,就是倒V型的底座,放在地上自然就成了45度角。不过民二七仿制的是落后的大正十年式掷弹筒,而鬼子现在用的是八九式重掷弹筒,性能要比民二七好得多。
掷弹筒最难打的地方,就在于这个45度发射角。日军掷弹筒手靠的是刻苦训练,形成肌肉记忆。
抗战初期老鬼子掷弹筒手,训练出肌肉记忆后,左手一扶掷弹筒,自然就成了45度角。发射的掷榴弹真是百发百中啊,不知打掉了中国军队多少捷克式。
没有及时转移阵地的捷克式,往往刚打完一个弹匣,就被鬼子掷弹筒手敲掉。
唐珏可没有时间让队员练出肌肉记忆,他想出的解决办法很简单,加一个两脚架,打开后固定为45度角。
但是吴老头有不同的建议,民二七掷弹筒的倒V底座就很好。只是八九式掷弹筒是重型掷弹筒,全重4.7公斤,比重2.6公斤的大正十年式掷弹筒重近一倍,所以底座必须加大。
并且吴老头还指出,虽然倒V型底座,可以设计成放在地面上自然成45度角。但是难保地面不平,可以考虑在底座上加一个木匠用的水平尺。
只要底座上水平尺中的水泡,处于中间位置,就能确保发射角度为45度角了。
吴老头的建议让唐珏非常吃惊,没想到他觉得很难的问题,被吴老头轻轻松松解决。
而且他找布朗中尉提了一下,布朗中尉拍着胸脯答应:“到时候我回了飞虎队,让机械师帮你们焊接,保证质量。”
然后布朗中尉又问了一句:“只是两具吗?太少了吧?”
因为布朗中尉感激唐珏他们的救命之恩,加上唐珏还送给他一把日军指挥刀呢,他就想着如何报答呢。
这倒提醒了唐珏,不能零敲碎打地找美国机械师帮忙,并且去一趟上饶玉山机场也不容易,必须多搞点掷弹筒,一次全部改装好。
美国和苏联接到唐珏发来的电报后,美国OSS战略情报局驻华部门很快回电。
在电报中,美国人首先感谢了唐珏带人营救出布朗中尉,以及提供的日军即将偷袭珍珠港的情报。
然后答应了唐珏几乎所有要求,表示将很快派人与唐珏见面,并接回布朗中尉。
苏联格鲁乌则过了三天才回电,除了表彰唐珏提供的情报外,并没有其他表示。
唐珏猜测他们要再看看这次偷袭珍珠港的情报准不准。
实际上还真不是,格鲁乌己经采信了唐珏的情报,并通过苏联驻华盛顿大使馆,向美国发出了预警。
只是当前苏德战场上形势危急,哪里有空专门去搞什么带6倍镜和8倍镜的98K。苏军手上缴获的98K狙击步枪实际上不少,关键是一看,全是4倍镜。
所以格鲁乌只能先缩头当哑巴。
唐珏现在的心思就全放在了掷弹筒上面,因为这玩意找美国人苏联人都要不到。
他的打算,是至少要给杀猪队装备10具掷弹筒。而鬼子一个中队,按照编制要求装备9具掷弹筒,但实际上大多才装备6具。
但是唐珏是按照一个班至少要装备一具掷弹筒,再加上一挺机枪和一支狙击步枪的标准打造的。而且他还要首接掌握一个掷弹筒班,装备6具掷弹筒。
唐珏才不关心国军或者八路军的编制是怎么要求的,他只需要按照自己的需要来就行了。如果可以的话,他也不反对装备20具掷弹筒,如果掷榴弹够多的话。
说穿了,杀猪队就是突出近战突击能力和远程狙击能力,以及火力打击能力。不跟鬼子伪军拼兵力,也不考虑拼刺刀。
李华现在也接受了唐珏的观念,她这个区委书记兼区小队队长,装备要靠自己,兵员要靠自己,情报还得靠自己,所以怎样方便怎样来。
她在新西军军部,就听说过下面干过这样的事。
新西军第三支队第六团,曾经用过江抗二路的番号。他们这个团最多的时候2000多人,结果装备了200多挺轻重机枪。
因为他们挺进江南的时候,在以前的淞沪战场,搞到了很多机枪。
以至于老六团最拽的时候,甚至成立了两个重机枪连,并且给下面每个营还发了两挺重机枪,甚至有的步兵连也装备重机枪。
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