狍子打多了,也就失去了往日的兴奋,代替兴奋的反而是一种坦然。本文搜:当看书 dangkanshu.com 免费阅读就好像打死它是一件极其平常的事情。
不过,我们还是坐在狍子旁边,有些激动的抽着烟。也等待着山梁那一边的猎人过来。我知道,他们一定会来,因为不管是谁,在自己打猎的时候听见附近有枪声,谁都会过来一看究竟。
——有人过来了啊,千万别开枪啊……,刚抽了几口烟,就听见了陌生人一遍又一遍的喊声。这种打招呼的方式在猎人中间极为常见,若是不说话,只有一些脚步声,对方很容易会认为有猎物过来了。大多数的猎人都会下意识的举起枪瞄准动静传来的方向。若是反应慢的人,就很容易出事!就凭这一点,我就可以断定,对面走来的应该是正儿八经的猎人。
或许朋友们不是太了解,关于这个事情的细节,我再讲一个故事,让大家更深刻的了解一下作为猎人的危险性到底有多大。
在我上一代的猎人当中,有很大一部分猎人冬天戴的是狍子皮的皮帽子,而皮帽子它是用整颗狍子脑袋的头顶皮制作而成的。而且大部分的猎人用的头皮大都是公狍子的脑袋,他们在处理狍子脑袋的时候,会把整个狍子角和头皮一起剥下来,然后做成帽子。也就是说,这种帽子顶上一定有两只完整的狍子角。
而这样的帽子有两个好处,第一点就是在埋伏的时候可以大胆的观察对面坡上的动静,因为人在查看动静的时候必须要把额头露在外面,若是不带帽子,黑色的头发或者是被风吹动了的头发,都会被隐藏在草坡里的狍子发现,只要被发现了,不管撵坡的人怎么去撵,狍子都不会再过去,所以,猎人守着的垭口也就没了意义。
而带了这种帽子以后,猎人就可以随便的观察草坡里的动静,只要脖子伸的不是太长就行,这样就是狍子看见了,它看到的也是帽子上晃动的两只狍子角,那么,狍子也会认为那里藏着的是自己的同类,就会放下一半的警惕性。给猎人创造出更好的猎杀条件,而这一点也就是第二个好处!
而世上很多的事情都有两面性,有好的一面,当然也就有坏的一面,那么接下来就说一说这种帽子的危险性。大家都知道,只要猎人在垭口上埋伏下来,就很少动来动去,因为大多数的猎人都会耐心的等待着猎物的出现。
而有的猎人也会跟着狍子的足迹找来,而大多数猎人在追踪的时候绝不会发出太大的动静,因为对我们来说,离猎物越近,打死他的几率也就越大。所以,在三西十米开外,一般人是很难听到我们的脚步声。再加上猎人的眼睛都异常敏锐,一旦发现垭口上的狍子角,在情况紧急的时候,就会毫不犹豫的开枪射击。那么,就会发生猎人被当成猎物猎杀的情况。这样的事在那些年可不稀奇,我虽然没遇到过,但听师父说过的就有两次。而且,每次都是一枪毙命,惨不忍睹。
所以,根据他们的喊声我就能断定他们是正儿八经的猎人,喊话声还在继续,生怕我们听不见似的。一声紧接着一声。然后是一阵沙沙的脚步声,没多久,两条人影就出现在了山梁上。兵兵抬起头看了看那两个人,又回过头来看着我问道,你说他们会不会抢我们的袍子?我轻轻的摇了摇脑袋,继续看着山梁上的两个人。
我绝不是一个软弱的人,两年的打猎生涯练就了我坚韧不拔的性格,不过,我也是个讲理的人。很显然!兵兵也一样,如果两个人的性格不同,就很难相处的融洽,他天生的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血液里本来就流淌着内蒙人那种豪放和狂野。如果有几个女的夸他几句跑的快,他绝对会去追火车。兵兵就是这样一种人。所以我并不担心猎物会被抢走,只是不想像上次那么麻烦罢了。
再说了,为了这只狍子,我差点要了兵兵的命。若不是打猎有帮着有份的规矩,就是和别人分,我也不是很情愿,更别说都拿走了,再说了,目前还不知道对方有几人,如果对方人多了,能分到的肉就更少了,所以,还是看看情况再说吧!
首先过来的是两个人,年纪相差不大,一模一样的打扮。看打扮就知道人家是专业的猎户,只见来人头戴一顶土黄色的狗皮帽子,皮帽子的耳罩系在帽子顶上,露出一张张被冻的有些发紫的脸,再往下看,白羊皮的皮袄,羊毛在里,羊皮在外。白色的狍子皮裤。别的不说,就是这一身打扮趴在雪地上,在二三十米开外也是很难发现他的。
再往下看,羊毛毡做的靴子。腰上系着一根狍子皮带,右侧挂着一个用牛角做成的火药葫芦,磨的油光铮亮。另一边还挂着一个用羊蛋皮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