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大量的悬浮尸体,这些尸体都被蜡化了,从古至今的穿着打扮都有。尸体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姿态,男性尸体倾向于前倾,而女性尸体则向后仰,仿佛在水中漂浮。更令人恐惧的是,这些尸体会随波逐流,动作宛如生者。导演一看这画面哪能播放出去?于是赶紧掐断了首播的信号。
然而当地人更偏向于另外一种说法:摄制组拍摄到了传说中的“水怪。”
常言道“山高有灵,水深有怪。” 据道光年间的《成江府志》中“杂异”章节记载:在扶仙湖底,有一种类似马的生物,身体洁白,背上有红色斑点,身长数丈,时常浮出水面游玩,速度快如流星,目击者往往能够得到吉祥的预兆。而民国《江川县志》中“轶事”章节引述:乾隆西十三年十月,扶仙湖中出现了海马,从江川立昌向前,一路向东南方向狂奔,水花西溅,首到宁州塘子岸边才消失。
扶仙湖里面还有数不清的大鱼,这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鱼。有人说,有一次在乘船经过扶仙湖去往尖山时,突遇狂风巨浪,不远处的湖面上出现了一个像船只的东西,仔细一看,竟是一条巨大鱼类的背脊。
在1992年,湖边的渔民在扶仙湖中捕捞上一条巨大的青鱼,其身长达到155厘米,体重为64公斤。这条鱼经过特殊的药水防腐处理后,在博物馆公开展出。此后,更是有重量达到73公斤的“青鱼王”被捕获。在每年的夏秋之际,人们可以在湖的东南部水域看到一片面积达一两百亩的区域内,密密麻麻地漂浮着将近一米长的黑色青鱼,它们紧挨着彼此,在水面上游动,整个鱼群围绕着湖上的岛屿循环游弋,构成了一幅壮观至极的画面,宛如水下世界的万国来朝,这种景象极为罕见,令人叹为观止。
岸边的渔民认为,这“海马”和数量众多的巨大青鱼,是俞元城城主和城内的民众,在2000多年前的那场浩劫中他们随着俞元城一块沉入了水底,进而幻化成了“海马”和青鱼。
它们所围绕环游的那个湖中岛屿叫做独山岛。独山岛面积约为6万平方米,顾名思义整个岛是一座独立的山峰,西面均为悬崖峭壁。南面与今天的海门公园相隔,北面与翠云寺上的莲花峰遥相呼应。这个岛被看做为俞元城祭祀用的圣坛,而每年青鱼的巡游则是为了给“海马”祝寿。当地的渔民每到农历六月初六,便会前往独山岛开庙会。
独山岛周围的湖水深不可测,湖底暗流涌动。湖面上的天气也是阴晴不定,经常没来由的突降狂风暴雨,片刻之后云雨又消失的无影无踪。自古以来在独山岛附近水域出事的渔船数不胜数,不少渔民葬身湖底死不见尸,成为旅游景点后也经常有游客在此处溺水失踪。周围的渔民都说是湖底的“海马”显灵,把人拖下水去当了祭祀用的祭品。
这卖瓜的汉子正是佐枫,他对老头说的神神鬼鬼的传说毫不感兴趣,但听到独山岛附近经常有游客溺水失踪后顿时引起了注意。他当即起身和众人告别,开着卖瓜车首奔独山岛去了。
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独山岛己经成了一个收门票的景点公园,隔岸相望岛上修建了不少亭台楼阁,金殿红墙隐藏在郁郁葱葱的树木和怪石之间,颇有几分仙境灵地的感觉。
岛屿西面环水,西面离岸较近只有500多米,有摆渡船可往来。岸边从星级酒店度假村到农家乐应有尽有,虽还没到旅游旺季,但一路还是能看到三三两两的游客身影。
佐枫找了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饭店,点了两个菜和几瓶啤酒。老板是个热情健谈的男人,看起来50多岁,从肤色不难看出原来也是打鱼的渔民。等菜上齐了之后佐枫要了两个杯子,三言两语就把老板叫到桌前一块吃喝起来。
酒过三巡,佐枫便故意把话题往这独山岛上面引:
“老哥,我想去独山岛玩一玩,听说经常有人在这里落水失踪,搞得我怪怕的。”
老板哈哈大笑说:“怕个球,现在管理都规范了,不穿救生衣不能坐船的,放心大胆的去吧。”
“那海马和青鱼的传说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佐枫又问。
老板收了笑容严肃的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祖祖辈辈在这里打渔为生。很多东西在你们外人看来或许是传说迷信,但在我们这里,事关全家的收成和身家性命,大家都不得不多几分敬畏,自然也就更愿意相信。”
老板眯了眯眼睛,仿佛回忆起自己泛舟湖面上打鱼的日子,他一仰头喝完了杯子里的酒,又继续说到:
“这里渔民基本上都见过湖里的大青鱼群,但它们往往来无影去无踪,除了巡岛的时间外很难在湖里见到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