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民间奇案故事选集 > 第23章 红丸杀帝

第23章 红丸杀帝

逐出宫廷,宣告他的治疗彻底失败。此时的朱常洛,己经陷入了绝境,整个宫廷都被一片绝望的氛围所笼罩。

就在众人感到绝望之时,八月二十三日,鸿胪寺官员李可灼突然站了出来,声称自己拥有仙丹妙药,能够治愈皇帝的疾病。然而,内阁官员们却对此表示怀疑。他们认为,这丹药来路不明,说不定是李可灼为了博取名利而设下的骗局。在这关乎皇帝生死的关键时刻,谁也不敢轻易承担这个责任。于是,李可灼的进药请求被内阁官员们拦下。

八月二十九日,朱常洛的病情己经到了危急关头。他深知自己时日无多,于是强撑着病体,召集大臣们进宫开会。在会上,他艰难地安排好了自己的继承人以及辅政大臣。会议接近尾声时,朱常洛用微弱而疲惫的声音问道:“我的陵寝现在修得怎么样了?”大臣们听后,无不悲痛万分,一时间,大殿内哭声一片,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泪水。

大臣们退下后,朱常洛躺在病榻上,心中充满了对生的渴望。他或许是抱着一丝侥幸心理,也或许是病急乱投医,最终还是决定召见李可灼。李可灼带着他的红丸来到了皇帝的寝宫,朱常洛毫不犹豫地服下了红丸。奇迹发生了,服下红丸后的朱常洛,顿时感觉精神一振,原本虚弱无力的身体仿佛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他不仅容光焕发,甚至连食欲都大增。朱常洛喜出望外,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救命的稻草。于是,他不顾御医们的苦苦劝阻,又接连服下了两枚红丸。

然而,命运却对朱常洛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九月初一五更时分,朱常洛的病情突然复发。他的身体开始剧烈抽搐,口中不断吐出鲜血。内侍太监们见状,吓得惊慌失措,赶忙西处召集核心大臣进宫。然而,当大臣们心急如焚地赶到时,朱常洛己经停止了呼吸,永远地闭上了双眼。这位在位仅仅29天的皇帝,就这样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朱常洛的猝死,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朝廷上下引起了轩然大波。各方势力迅速行动起来,围绕着皇帝的死因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斗。在这场争斗中,主要形成了三个派别。

内阁首辅方从哲,代表着安抚派的立场。他认为,朱常洛的死亡乃是因病所致,没有必要再大费周章地追究下去。他只想尽快平息这场风波,让一切恢复平静。于是,他利用自己手中的职权,仅仅对李可灼罚银50两,罚俸一年,便将这起震惊朝野的事件定性为“进药不效”。

而吏部尚书张问达、户部尚书汪应蛟、礼部尚书孙慎行、左都御史邹元标等大臣,则组成了问责派。他们对崔文升和李可灼的行为表示强烈愤慨,要求对他们进行严厉惩处。不仅如此,他们还将矛头指向了内阁首辅方从哲,指责他在李可灼进药一事上没有尽到应有的职责,未能阻止这场悲剧的发生。十月中旬,他们更是言辞激烈地对方从哲提出指控,称“从哲纵无弑君之心,却有弑君之罪。欲辞弑之名,难免弑之实”。

此外,还有人数较少的阴谋派,由御史郑宗周、南京太常寺少卿曹珍带头。他们坚信,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而幕后黑手正是郑太后。他们认为,郑太后先是用美人计拖垮朱常洛的身体,然后指使庸医崔文升加重病情,最后安排李可灼献上红丸,将皇帝置于死地。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堪称一场完美的谋杀。

天启帝继位后,面对这起错综复杂的红丸案,处理方式显得极为微妙。他听从了问责派的部分诉求,让内阁首辅方从哲离职,但却没有对其他相关人员进行进一步的追究。而阴谋派这边,由于郑太后在朱常洛死后并未趁机夺权,他们的说法也逐渐失去了市场,最终不攻而破。最终,受到处罚的只有首接参与皇帝治疗的崔文升和李可灼,崔文升被发配到南京,李可灼则被充军到边境。

朱常洛的死,天启帝的处理方式实在令人难以理解。一位皇帝因服药而猝死,如此重大的事件,却仅仅处理了两名首接涉事人员。整个事件仿佛被一双无形的大手操控着,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然而,却没有人敢轻易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去探寻真相。更为奇怪的是,郑太后在这起事件中的表现异常平静。朱常洛死后,局势一片混乱,她本可以凭借万历皇帝的余威,趁机翻身夺权。但她却选择了沉默,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发生,仿佛这一切都与她无关。红丸案的处理结果充满了谜团,看似最大获利者的郑太后却表现得如此冷静淡泊,这起案子就像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吞噬了所有的真相与秘密,成为了大明历史上一段永远无法解开的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