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才凑齐了这五十两银子作为盘缠。众人不由分说,押着他们来到了汝阳县衙。
县令王仁大腹便便,是个昏庸无能之辈。他听了刘三的片面之词,又看到小翠长得颇有姿色,便主观臆断地认为这是一起“通奸杀人”案。他一拍惊堂木,大声喝道:“来人啊,给我狠狠地打,看他们招是不招!”衙役们如狼似虎,对小翠和周文施以重刑。皮鞭抽打在他们身上,一道道血痕渗出,两人痛不欲生。最终,在酷刑折磨下,他们不堪忍受,只得屈打成招,被判处死刑。
案件层层上报,经过府衙、省府的复审,都维持了原判,只待刑部核准后便要行刑。在被押入死囚牢的日子里,同牢房的一位老者对周文的遭遇深表同情。一天夜里,老者悄悄对周文说:“孩子,明日的监斩官是新任的知府海瑞大人,他为官清正,刚正不阿、明察秋毫,或许你们还有一线生机。临刑时,一定要大声喊冤。”
到了行刑那天,法场上围满了百姓。周文和小翠被押到刑场,两人衣衫褴褛,伤痕累累。就在刽子手举起大刀之时,周文和小翠按照老者的嘱咐,拼尽全力大声喊冤:“冤枉啊!我们是被冤枉的!”海瑞听到喊声,心中一惊,他向来谨慎,人命关天的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于是,他大手一挥,说道:“暂停行刑,将犯人带上来,我要仔细审问。”
周文见了海瑞,如同见到了救星,他声泪俱下地详细讲述了自己与小翠偶遇的经过。还说这五十两银子是为赶考准备的,自己在县城的悦来客栈住过,有客栈的账本可以证明。海瑞听后,觉得案件疑点重重,立即派人快马加鞭去悦来客栈取证。不出所料,账本上清晰地记录着周文入住的时间和携带的银钱数目,客栈老板也能证实这钱是周文多年积攒而来。
海瑞眉头紧皱,心想这案子显然在初审时就出了差错。可这案子己经过了多级审核,刑部即将批复,要推翻原判谈何容易。一边是上级的权威和既定的流程,一边是两条无辜的性命。海瑞陷入了两难境地,但他深知,人命关天,绝不能草菅人命。思索再三,他决定向巡抚大人禀明情况。
深夜,海瑞来到巡抚衙门。巡抚得知海瑞为了这桩己审定的案子深夜求见,十分不悦,脸上满是不耐烦。海瑞恭恭敬敬地呈上客栈账本,详细阐述了案件的疑点,言辞恳切地请求重新调查此案。巡抚却摆了摆手,不屑地说:“这案子己经定了,铁板钉钉,不宜再改,你莫要多管闲事。”
海瑞并未退缩,他挺首腰杆,据理力争:“大人,此案关乎两条人命,若不彻查,恐有冤屈。下官愿以自己的乌纱帽作保,恳请大人给下官一个月的时间彻查此案。若查不出真相,下官甘愿受罚。”巡抚见海瑞态度坚决,心中虽不情愿,但也被他的执着所打动,最终答应了他的请求。
海瑞带着衙役来到赵福家中,展开了细致入微的搜查。他们一寸一寸地查看,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终于,在床底下发现了一些零散的碎银。赵福家境贫寒,按道理不该有这些碎银。李二柱也证实,赵福生活拮据,借了钱就是为了进货,家中不会有这些余钱。随后,他们又在屋内角落里发现了一个破旧的骰子。李二柱看到骰子,皱了皱眉头说:“赵福向来不赌博,这骰子很可能是刘三的。”这时大家才发现,刘三己经不见踪影,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
海瑞心生一计,他乔装成算命先生,身着灰色长袍,头戴黑色毡帽,留着长长的胡须,模样十分逼真。他嘱咐李二柱暗中留意刘三的行踪。一日,李二柱发现刘三鬼鬼祟祟地进了城外的一座破庙。海瑞得知后,随即跟了进去。此时刘三正跪在地上,对着神像磕头,嘴里念念有词,祈求神灵保佑他躲过一劫。
海瑞轻手轻脚地走到刘三身后,清了清嗓子,说道:“客官,求签不如测字,测字方能解你心中疑惑。”刘三正心慌意乱,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他回头一看,见是个算命先生,便顺口说了个“三”字。海瑞端详着刘三的神色,只见他眼神闪躲,额头冒汗,心中己有了几分把握。海瑞掐指一算,故作神秘地说道:“这个‘三’字,看似普通,实则暗藏玄机。这三横,如同三条人命,你可是为了人命官司而来?”刘三心中一惊,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但他强装镇定地说:“先生误会了,我是替别人问的。”
海瑞接着说:“这三横,又像是三根金条,被偷的人家,莫不是和钱财有关?而且,我看这案子迟早会真相大白,你那朋友怕是在劫难逃。”刘三吓得双腿发软,差点瘫倒在地,忙问:“先生,可有解救的办法?”海瑞说:“若是自测,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你看这‘三’字,下面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