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大人的严厉审问下,男子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无奈和沮丧:“小的叫孙二,是个穷苦百姓。实在是家中揭不开锅了,一家人都饿得前胸贴后背,才一时糊涂,偷了西街王大户家的一些财物。本想着趁着中秋之夜,大家都在过节,欢欢喜喜的不会有人注意,没想到这么倒霉,被官爷撞见了。”
李大人目光如鹰,紧紧盯着孙二,心中却满是疑虑。他觉得此事太过简单,一个普通小偷,为何会如此拼命反抗?而且看他眼神中偶尔闪过的那股狠劲,怎么都不像是个只会偷鸡摸狗的普通窃贼。于是,他下令先将孙二收监,等明日再做进一步调查。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在县衙的青砖绿瓦上。李大人派赵虎和其他捕快去西街王大户家核实情况。王大户见到捕快,眼眶瞬间红了,哭诉道:“昨夜家中实在是遭了贼啊,丢失了好些金银细软,还有几件祖传的玉器。这些可都是我王家代代相传的宝贝啊,没了它们,我怎么向列祖列宗交代啊!”说着,还不住地用手帕擦拭着眼角的泪水。
赵虎耐心地询问了一些细节,发现孙二所说的与王大户的描述基本相符。可他心中还是觉得不对劲,就像有一根刺扎在心里,总觉得这件事背后还有更深的隐情。
回到县衙后,赵虎向李大人汇报了情况。李大人听完,陷入了沉思,他决定亲自去牢房审问孙二。
牢房里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刺鼻的霉味。李大人站在孙二面前,语重心长地说:“孙二,你如实交代,或许还能从轻发落。若是隐瞒不报,一旦被查出来,后果不堪设想,到时候可就悔之晚矣。”
孙二犹豫了一下,眼神中闪过一丝挣扎,说道:“大人,小的真的只是偷了东西,再没有其他事了,小的对天发誓。”
李大人冷哼一声:“哼,你以为本官这么好糊弄?你拒捕时的狠劲,可不像是一个普通小偷能有的。而且,你偷的这些财物,虽说价值不菲,但还不至于让你不要命地反抗。说吧,是不是还有其他罪行瞒着本官?”
孙二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额头上冒出了密密麻麻的冷汗,像一条条虫子在脸上爬。他沉默了许久,仿佛在内心做着激烈的斗争,终于开口:“大人,小的确实还有一事隐瞒。几个月前,小的在城外的破庙里遇到一个女子,见她孤身一人,柔弱无助,便一时鬼迷心窍,起了歹念……后来,怕事情败露,就……就将她杀害了,尸体埋在了破庙后面的树林里。”
李大人听后,脸色大变,怒目圆睁:“大胆恶徒,竟敢犯下如此滔天罪行!来人,立刻去城外破庙后面的树林查找尸体!”
捕快们领命而去,不多时,就在树林里找到了一具己经开始腐烂的女尸。尸体散发着阵阵恶臭,让人作呕。经过仵作仔细检验,确定女子是被人掐颈窒息而死,脖子上那一圈黑紫色的瘀痕触目惊心。
案件似乎有了定论,但李大人总觉得还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他坐在书房里,眉头紧锁,仔细查看了孙二偷来的财物清单。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其中一件玉器上,这件玉器造型古朴,纹饰精美,而且,他越看越觉得好像有些眼熟。
思索片刻,他猛地想起上个月,邻县曾发来一封协查通报,说是有一伙强盗在邻县作案,抢走了一批财物,其中就有一件类似的玉器。
李大人觉得孙二很可能与这伙强盗有关。于是,他再次提审孙二,将邻县的协查通报摆在他面前。
孙二看到通报,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身体开始微微颤抖。他知道,再也无法隐瞒下去了。终于,他缓缓开口,交代了一切:“大人,小的确实是一伙强盗中的一员。几个月前,我们在邻县作案后,分了赃物。后来,因为分赃不均,我与同伙发生了激烈的矛盾,被他们赶出了团伙。为了生计,走投无路之下,我才独自出来行窃。”
李大人得知真相后,立刻与邻县取得联系,两地官府共同展开调查,追捕这伙强盗。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终于将这伙强盗全部抓获,追回了被盗的财物。那些失而复得的财物,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仿佛在诉说着正义的胜利。
而孙二,这个犯下多条人命和盗窃罪行的恶徒,最终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在秋决之时,他被押赴刑场。当囚车缓缓驶向刑场,道路两旁站满了百姓,他们纷纷朝着孙二吐口水,咒骂着他的恶行。随着一声令下,刽子手手起刀落,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这桩奇案,也终于画上了句号,成为了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时刻警醒着世人,莫要触犯法律,莫要心存恶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