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民间奇案故事选集 > 第141章 移花接木女尸案

第141章 移花接木女尸案

棺盖推开的瞬间,腐臭味混着樟脑味扑面而来。林明远举起西洋放大镜凑近尸体,镜片反光里,他看见苏父踉跄着扶住墓碑——尸体左腕光洁如玉,哪有半分朱砂痣的影子?

"全城搜访近期女尸,重点查婢女、仆妇。"林明远的指令掷地有声。

当捕快回报城西布商赵德发家婢女春桃三日前"急病身故"时,他正在县衙后堂研磨徽墨。墨汁滴入清水的刹那,他忽然想起卷宗里陈墨供词中的细节:苏婉儿当日穿的月白旗袍,正是赵德发绸缎庄的新货。

夜探荒坟

秋夜月冷,春桃的坟头新土泛着潮气。掘墓的锄头撞上棺材时,守在一旁的捕快忽然低呼:"这棺木怎会这么轻?"棺盖撬开的瞬间,林明远手中的煤油灯险些跌落——里面只有一颗头颅,双睛圆睁,唇角凝着黑紫的痕迹,分明是中毒而亡。

"切口吻合。"仵作的声音里带着颤音。

当赵德发被押上公堂时,还穿着簇新的杭纺长衫,首到看见春桃的头颅滚到脚边,才忽然瘫软如泥。

"我...我只是想留婉儿在家中暂住..."他膝行向前,袖口滑落处露出一道疤痕,正是三年前强抢民女时被砍伤的印记。

真相随着烛泪缓缓流淌:陈墨离家那晚,赵德发买通江洋大盗迷晕苏婉儿,藏于地窖。为绝后患,他毒杀婢女春桃,换上月白旗袍,割头后弃尸陈家,再将春桃头颅入棺掩埋。

"我本想等风声过了..."他的声音被惊堂木打断,林明远掷笔判案,墨字落在供状上,力透纸背。

尘埃落定

陈家地窖的石门打开时,霉味混着铁锈味扑面而来。苏婉儿蜷缩在角落,月白旗袍己脏成土色,腕间朱砂痣在火光中忽明忽暗。她抬头看见陈墨,忽然发出尖利的笑声:"你终究是来救我的...可我己不是清白身子..."

三日后,青弋江畔的法场上,赵德发的惨叫声被江风卷散。陈墨站在人群中,手里攥着苏婉儿的绝笔信,"来生莫做读书妻"七字被泪水晕开,像极了那年她绣在枕上的并蒂莲。王县令摘去顶戴的那日,他正蹲在西街当铺前,当掉最后一本线装书,换得半块发霉的玉米饼。

暮春时节,青阳县流传起新的童谣:"月白旗袍染血痕,书生蒙冤府尹明;若问真凶何处觅,且看人心暗处深。"陈家老宅的葡萄架下,陈墨摸着苏婉儿留下的翡翠镯子,忽然听见远处传来货郎的拨浪鼓声,"啷啷"声里,仿佛又看见那个穿月白旗袍的女子,正抱着账册穿过月洞门,腕间镯子轻响,惊起一院梨花。

道理悟言:

当偏见成为断案的标尺,真相便成了镜中月;当权势沦为懒政的遮羞布,正义便成了纸上墨。赵德发的贪念如深渊,吞噬了无辜婢女的性命;王县令的草率如迷雾,险些掩埋书生的清白。但人间总有"林府尹"般的清明眼,能于细微处见真章——那不是天赋异禀的洞察力,而是"慎思明辨"的责任心。正如青弋江的水,终会冲散浮尘,让沉底的石子现形。毕竟,天网或许会慢,但从不会漏掉任何一道缝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