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重生朱棣,清君侧,建永乐盛世 > 第191章 辽东之战开局

第191章 辽东之战开局

“敢问大师,何为行差踏错?”

朱棣微笑,一点都没有意外的表情。本文搜:61看书网 61ksw.com 免费阅读

“阿弥陀佛!有了念想,多了贪妄,即是行差踏错!”

道衍合十,口宣佛号。

“那大师以为,本王可有行差踏错?”

朱棣保持着笑容,语气十分平和。

“此事,王爷心中自有答案,又何须问贫僧!”

道衍低头,声音很轻。

“那么……明说吧,道衍大师期望在本王这里得到什么?”

朱棣的话音刚落下,道衍就抬头了。

“贫僧希望投效王爷麾下,一展平生之志!”

道衍起身,大礼拜下。

朱棣伸手将道衍拽了起来,然后哈哈大笑。

“得大师之助,本王无忧矣!”

朱棣的话说的真心实意,这道衍和尚也许智计不及诸亮王仁,武力也许不如霍去病赵云……

但是,他却是历史上朱棣靖难成功最主要的功臣。

而他的投效,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让朱棣彻底安心了,历史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却依旧有其惯性的存在。

接下来的事,自然就顺理成章了。

道衍合盘托出了自己奉诏回京师的缘由,原来召回道衍的不是朱元璋,而是太子朱标。

道衍从文书上透露的信息判断,甚至有可能召回自己的根本就不是太子,而是他手下的某人。

道衍自认自己最善揣摩人心人性,而据他私下对朱标性格的揣摩,认为他应该不会干这事,至少不应该现在就干这事……

而朱棣也赞同道衍的猜测,以他对自己大哥的了解,最近这一系列针对自己的事,应该都是某些人为了出头自以为是的决定。

“大师此去京师,准备如何交差?”

朱棣问道衍,因为道衍既然己经将他记录的消息全部拿给朱棣看了,就意味着他不会交这份东西上去了。

“王爷请看!”道衍又从袖筒里掏出一叠纸张,纸张数量明显比刚才那份要少很多。

“还有?”

朱棣接过来一看,不禁哑然失笑。

这一份资料同样也是记载的朱棣的行踪,但和之前那份却是天壤之别。

按照这份记载来看,朱棣大部分时间缩在王府,偶尔出门也是瞎晃一圈。

当然,西山也是要去的,只不过频率和时间都降低到了一个非常低的程度。

至于来拜访朱棣的人,基本上也就只剩下了北平的三司中人。

“如果有其他人也在监视本王行踪的话,两下一对照,岂不是就要穿帮?”

朱棣好奇的问道衍。

“穿帮?贫僧是和尚,对某些事不够专业,难道也值得奇怪?”

道衍的回答天衣无缝,他本就只是个兼职密探,查探消息不准确似乎也是情有可原。

“那大师此行一切小心,等大师回返北平之时,本王再与大师细谈吧!”

朱棣点点头,然后起身,趁着夜色将道衍悄悄送出了王府。

再次回到书房,朱棣从一堆信件中找到了太子朱标的来信。

再次仔细读了一遍这封信,朱棣重重的叹了口气。

朱标在给他的信中,只字未提他的歉意与苦衷,反而字里行间都是告诫朱棣要谨守本分,不可扰乱地方……

与其如说这封信是来修补裂痕的,还不如说是特意提醒朱棣,彼此间身份的差异。

看来,再好的兄弟情义,一旦在面临某些选择的时候,总是会显得十分脆弱。

第二天,道衍和尚就踏上了回京师的路途。

而朱棣也不再操心大明宝钞的事,开始一门心思的准备即将到来的高丽入侵。

就在正月刚刚结束的时候,常守道的密信就到了诸亮的手中。

常守道在密信中说道,李成桂己经整军结束,计划二月初十率步骑十六万兵发辽东,首驱山海关。

据常守道所说,这十六万兵马可以说己经是高丽国举国之兵了,李成桂野心勃勃,指望着一举将整个辽东全部纳入高丽版图。

收到了确定的消息后,诸亮再次秘密出塞去了阿鲁温沙的军中,能不能将李成桂歼灭在辽东,就全看阿鲁温沙这支部队了。

因为李成桂会带走高丽几乎所有的能战之兵,常守道他们就算能截断李成桂的退路,但手中没兵,不见得就能挡住李成桂的反扑。

而阿鲁温沙的队伍,就承担了打退李成桂的反扑,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