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庞大的文官群体。
“所以……王爷认为,既然要来当官,俸禄低就不该是贪腐的理由?”
诸亮总结道。
“嗯……所以这些理由都是扯淡,说到底其实就一个,对官员缺乏必要而有效的监督机制!”
朱棣说出了他的答案。
“监督的话,现在的都察院不就是监督机构吗?那些道御史难道不是专司纠察弹劾?”
诸亮不是顶牛,而是对朱棣所说的监督机制了解的不够清楚。
“都察院?形同虚设罢了,只有在朝堂斗争需要的时候,才会以查贪腐为武器,这等监督不要也罢!”
朱棣说着就拿起纸和笔随意写了一些自己对监督机制的理解,然后交给了诸亮。
“你回去仔细琢磨一下这个机制,方向大体上,就是如何分权和专权,既不能干涉政务,又要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
诸亮接过朱棣写的东西,有些头大,不过还是点了点头。
“去吧,先认真做好这事吧,阴谋诡计的事没事少琢磨一些,不要把自己搞的阴气十足的!”
朱棣这话不是乱说,他发现诸亮随着见不得光的事情越做越多,想事情的心思也逐渐开始变得喜欢走阴谋路线了。
这可不是朱棣所希望的,阴谋之所以是阴谋,就是因为不能见光,一旦戳破就会毫无价值。
朱棣更希望的是,所有的事都通过堂堂正正的阳谋来推动,一切都摆在阳光下,谁挡谁死!
“额……亮最近也觉得有些不对劲了,似乎越来越喜欢躲在阴影里,连大白天在屋子里都习惯要放下帘子……”
诸亮对自己的变化不是没有觉察,只不过他以为这就是他应该也必须走的一条路,所以也就听之任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