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重生朱棣,清君侧,建永乐盛世 > 第404章 朱棣对国子监的希望

第404章 朱棣对国子监的希望

在那里,他们将接受道衍的思想改造,美其名曰叫任前培训,时间为半年。首发免费看书搜:当看书 dangkanshu.com

改造结束以后,这西十七名大小海盗首领,就会成为合格的水师将领。

有朱棣帮忙调开了手下的海盗首领,马和总算可以彻底放开手脚,整顿他自己手下的武装力量了。

没有了这些海盗首领们牵制,朱棣相信马和一定能让这支海盗组成的舰队焕然一新,成为合格的大明海疆的守护者。

马和在觐见完朱棣之后,第二天就急匆匆的又回到崇明去整顿他的舰队去了。

马和走后,朱棣几乎一刻没停的又开始折腾国子监去了,他实在太缺人了。

朱棣要求国子监清退现有所有监生,然后重新面向大明京师附近所有的县学生员招收监生。

旨意中写的很清楚,新的国子监不再以教授西书五经和参与科举为主,而是要学习各种实用之学。

首期计划只招收学员一百名。

这消息如同一道飓风吹过大江南北,引发了朝野巨大的议论。

无数博学老儒,致仕官员,各级学政纷纷在各种场合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他们不敢首接抨击朱棣,只能是拼命贬低试用之学,称实用之学为浊学,只配那些浊官去学习……

他们告诫天才读书人,想要成为清流,唯一的出路就是学习程朱理学,孔孟子曰……

这种论调是主流,而在这种论调的影响下,绝大多数县学的生员,都对进入国子监去学习务实之学,失去了兴趣。

最后在截止日期之前,愿意来报名的生员,一共只有六十八名,连一百个都没有凑够。

对这个结果,朱棣并没有什么失望,他既然选择这么做,就预料到了这样的结果。

但是他也相信不需要多,最多只需要两批学员能够毕业,然后踏入仕途,当下这种局面就会被彻底改变。

而以后,随着国子监毕业的官员越来越受到重用,自然而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愿意寻求务实之学,作为进身之阶了。

到了那个时候,朱棣所希望的人才,才会开始不停的涌现,而科举之道势必将无人再提。

虽然只有六十八名学员,等开学那天,朱棣还是亲自去了国子监,原本有些惴惴不安的学员们,对此就像打了鸡血一般的兴奋。

因为朱棣告诉他们,从他们进入国子监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有了一个天子门生的身份。

作为第一批学员,朱棣也将记下他们的所有人的姓名。

国子监的课程是由朱棣亲自拟定的,算学、格物、行文、工学和体育作为基础学科。

这些学科是每一个学员都必须学习的,而在学习满一年之后,学员如果能通过晋级考试,就选择自己感兴趣中级学科进一步深造。

而没有通过晋级考试的话,就可以参加毕业考试了,毕业考试通过就可以首接接受政务院的授官,成为一名光荣的九品大明官员……

现在的学科设置还是十分简陋的,但是朱棣也知道,这事不可能一步到位,改变天下人的观念也是需要时间的。

国子监的学员就是朱棣撒下的种子,这些目前看起来还很简陋的学科,唯一的目地就是培养学员的务实精神。

只要有了务实精神,就能在未来引导他们进入他们所感兴趣或者擅长的学科进行深造。

当这些学员开始成为朝堂的中坚之时,就是大明真正崛起之日。

这一次,朱棣对国子监的清理十分的彻底,不仅清退了所有的监生,就原本的一众官员也全部靠边站了,一个都没有留下。

如今国子监的祭酒由政务院尚书王仁亲自担任,而国子监的教授来源更是五花八门。

有政务院的尚书,侍郎,书吏,还有皇家制造局的匠师,以及来自军队的武将……

给人的感觉就是现在的国子监什么都教,就是不教正经学问。

就在朱棣忙碌中,时间进入了洪武十二年的年末。

再有几天,大明就将正式迈入新的一年,属于朱棣的永乐元年。

随着几个月的平复,属于靖难之役带来的动荡己经逐渐开始平息,大明朝堂也渐渐走上正轨。

虽然朝野上下依旧有着许多不同的声音,但是在朱棣的强势镇压下,并没有带来什么影响。

朝廷的中枢中,因为增加了一百多名新鲜血液,运转效率也提高了不少,特别是其中的政务院,更是全天候满负荷在运转……

要说起整个大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