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参与这事的人都知道,如果永乐大典编撰成功的话,他们人人都将留名青史。首发免费看书搜:九五看书网 95kanshu.net
所以上至姚广孝解缙,下至普通的编修,每一个人都显得斗志昂扬,干劲十足。
为了编书方便,朱棣专门在千步廊划出了数间大殿,作为《永乐大典》编书的场地。
按照朱棣的估计,编纂《永乐大典》耗时肯定都是以年为单位的,绝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成功的。
但是,如果一旦编纂成功,绝对就是有史以来文治的巅峰,而它能带给朱棣的,则是巨大的声望。
除了永乐大典的编撰以外,在永乐二年初,还发生了几件同样重要的事情。
第一件事就是朱棣正式颁布了《试开海禁诏》。
在这封诏书中,宁波和泉州两地将废除海禁政策,允许商人从这两地出海行商。
大明的海商只要向朝廷缴纳很少的费用,然后登记信息就可以成为在册的海商,从这两处海港对外进行海上贸易。
除了违禁品目录中的物品之外,海商可以出海贩售任何商品。
但是,此次开海仅限于宁波和泉州两处港口,除开这两地在其他任何地方,海商出海或登陆都属于要被严厉打击的行为。
一旦出现在其他港口私自出海或登陆,海商将除了被永久剥夺行商资格之外,还要抄没家产并下狱问罪。
在这封诏书中,朱棣还明确了对于海外贸易的管理机构,为政务院下属的海外贸易司。
由海外贸易司在宁波泉州两处设立大明海事商关,由商关对所有往来进出的海商进行登记和征税。
商品出港和入港都要征收商税,而商税的缴纳比例,也从原来的三十税一增加到十税一。
海商缴纳的这些商税,除了上交给朝廷的部分外,还有部分要用来承担大明海外水师的日常维护和消耗。
这是因为,所有的大明商船在外海都可以接受大明海外水师的保护,而且不用为这个保护再支付任何成本。
也就是说,海商在交了税之后,就可以心安理得的享受了大明水海水师的保护了。
开海禁的诏书一颁布,整个大明沿海的商人全部闻风而动,纷纷涌向宁波港和泉州港。
他们抢着要在设立在这两处的大明海事商关去登记信息注册成为正式海商。
而商关此次发布的贸易许可第一批只有一百张。
也就是说,只有最先去登记的一百名海商才能成功拿到许可,晚一步去的其他海商就只能眼睁睁等到下一次发放许可了。
而那些原本感觉被朝廷欺压了的苏松嘉湖地区的官绅巨贾们,此刻却变得欣喜万分了。
之前由于朱棣的重拳出击,逼迫他们不得不主动要求重新丈量土地,积极配合推广种植新作物而让他怨声载道。
虽然,当时朝廷承诺了将负责解决他们积压在手中的丝绸等货物,但是这一等就是半年,朝廷却没有了任何的音信,这让苏松嘉湖地区的官绅巨贾们感觉度日如年。
名下土地被重新丈量了之后,几乎家家都被新上任的地方官清理出了大量的隐田,所以他需要缴纳的税赋金额也跟着上涨了。
然而手中积压的货物,却是一首没有等来朝廷要帮助销售的消息。
如今海禁一开,他们的货货物就找到了出路,不论他们能不能拿到海商许可,货物都可以顺利出手了。
而且,这还不像以往,出售这些货物还需要偷偷摸摸,现在完全是光明正大的待价而沽。
虽然说商税提高到了十税一,但是比起以前需要花费的隐形开支,实际上他们销售成本反而还低了很多,安全性也提升了不少。
就在整个大明南方沿海的官绅巨贾们在为了一份海商许可拼命奔走的时候,朱棣接着又颁布了第二封重要诏书。
这第二封诏书的名字是《永乐殖民诏》。
这封诏书的内容,就是之前朱棣曾经告诉晋王朱棡的那些内容。
主题就是鼓励大明国内的有志之士去海外拓展殖民地,掠夺海外的财富。
诏书公告天下,大明朝廷将组建新的机构殖民都督府,将面向全国征召有志于海外殖民的勇武之士。
所有报名的人员,在经过殖民都督府的评测和培训后,就可以获得正式的殖民武官身份。
而有了殖民武官身份之后,就可以在殖民都督府的协助下,在大明境内招募士卒和购买武器,组建自己的殖民军队。
然后,这些殖民武官就可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