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三十万两商税中,朱棣将其中的十万两就地返还给了马和的海外水师。免费看书搜索: 拉小书网 laxsw.com
水师的每一次出航也都是需要银子的,不管是战舰的新建和修缮,还是出海需要的粮食淡水以及赏赐,这些开支都将从商税返还的部分中来支出。
按照马和反馈回来的消息,现在整支大明海外水师上下,对于开海禁的态度都是踊跃支持的。
海商们的安全得到了保障,而水师官兵们的待遇和收入也获得了极大的提升,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海商挣的越多,大明的水师就会愈发的强大,而更加强大的水师,又保证了海商能能够去到更远的地方,获取更多的利益……
如此一来,用不了多少年,朱棣相信大明的商船和战舰就能联袂出现在全世界的任何一处地方。
与开海禁相比,殖民计划的推行也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
经过选拔和培训,最终殖民都督府确定了第一批殖民武官的名单。
第一批殖民武官共计三十人,准殖民武官六十人,而其中北方人占了大多数。
而在这些人中,有超过一半都是放弃的军官身份的卫所武将,他们在之前都普遍拥有千户以上的正式官身。
而根据暗卫调查的情报显示,这些卫所武官的背后,都隐隐有着本地豪绅巨富的支持。
他们躲在这些武官背后出钱出力出人,而这些武官就成为了他们的利益代言人,为他们在海外攫取巨大的利益回报。
这种情况,也是朱棣事先就有所预料的,甚至可以说,这也是他最乐于见到的结果。
闲置的卫所武将,再加上豪绅巨富们的财力物力,实际上正是进行海外殖民的最佳搭档。
这第一批通过的殖民武官在殖民都督府正式注册之后,身份便得到了大明朝廷的认可。
朱棣在京师城外设立了殖民军大营,开放给了这些登记在册的殖民武官。
三十名正式殖民武官己经拥有了正式的募兵资格,而另外六十名准殖民武官则还不能单独领军。
他们要么选择一个正式的殖民武官跟随作为副将,要么就在大营中等待下一次殖民武官的招募。
在这座大营里,这些正式的殖民武官将招募和训练自己的手下,并且获得武装。
而在所有三十名正式的殖民武官当中,有着两个人最为引人注目。
其中一个是晋王朱棡,身为当朝亲王,他选择成为殖民武官的行为,一度让满朝文武都觉得难以理解和不可思议。
但事实上,晋王朱棡却是乐在其中,他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像现在一样充满斗志和热情。
而除了晋王朱棡之外,还有一个人的身份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
这个人,就是当今皇帝朱棣的小舅子,民间俗称国舅爷的徐增寿。
身为魏国公徐达的次子,之前刚成年的时候,就因为受到朱棣靖难的影响,所以在成年后并没有能成功入仕担任武职。
这一次殖民计划,让徐增寿看到了机会,于是,他便跟他的父亲死缠烂磨,终于获得了同意,参加了殖民武官的选拔。
最后,以他优良的军事见识和身体素质顺利的通过了选拔,也成为了一名正式的殖民武官。
因为身份的原因,晋王朱棡和徐峥寿成为了这第一批殖民武官中的领头羊。
而他两人也因为有足够的支持,所以完成麾下兵马的征召速度是最快的。
晋王朱棡那里因为有着一千原护卫军打底,所以他的招募速度最快,短短十余日就凑够了两千兵马,第一个完成了士卒招募。
而徐峥寿因为有魏国公府的支持,所以也仅仅比晋王朱棡晚了两日,完成士兵的招募。
在这里不得不说的是,每个殖民武官首次征募士兵的上限就是两千人。
只有在出海后才能继续补充更多的士卒,但是每一名殖民武官所拥有的兵马上限最多为一万之数。
士卒招募完成以后就是训练,所有征募来的殖民军士卒将在大营中接受为期三个月的训练之后,然后再在殖民武官的带领下,乘船到达宁波港,由宁波港出海。
就在殖民大营中的士卒招募和训练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在朱棣的后宫,他的选妃计划也进行到了关键时候。
徐妙云派出了宫里的太监在京师中经过打探,最后锁定了十名官员家的小姐。
然后,徐妙云在锁定了这些目标之后,便派遣那太监前去这些官员的家中,邀请这些女子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