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两人经过一番沟通和分析之后,明确了将倭奴国并入大明版图,对于如今的大明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
当明确了这一点之后,那么接下来才是什么时候出兵?出兵多少?在哪里登陆等等问题。
朱棣一边下旨给宁波港,通知他们放行,让倭奴国使节团入京。
另一边,朱棣又下了密旨给大都督府,让徐达领衔,以倭奴国为假定征伐对象,制定一个完整的军事计划。
接到朱棣的旨意后,徐达等人不敢怠慢,急忙收集各种信息,足足花了十几天的时间才制定出了一份对倭奴国的作战计划,交到了朱棣的手中。
而此时,倭奴国的使节团也己经到了京师住下,正等待朱棣的接见。
朱棣看了徐达他们提交的作战计划之后,却对这个计划没有太多的感觉。
倒不是这计划做的不好,而是不太符合朱棣的心意。
说起来,其实徐达他们的这个计划,己经是非常完备和详细了。
小到登陆的兵马先后循序,粮草的保障,大到大军登陆后的行军路线……
零零总总,几乎没有任何环节有遗漏。
朱棣相信,如果严格按照这个作战计划执行的话,打下倭奴国全境也只是个时间问题罢了。
但是,这份计划却是以稳健为主,而且投入巨大。
仅仅是陆地上的战斗,需要动员的兵力就达到了三十万之数……
而且,这数字还仅仅只是正军的数量,还没有包含需要征召的辅军。
除了陆上需要的兵马,还需要出动大明全部的水师,对整个倭奴国的沿海区域进行封锁。
要知道,如今大明全国水师,战船总数可是己经超过了三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