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供应三个火箭炮师的长期战斗。
和朱棣大战的节奏已经在悄无声息中进行,随着沐英打通海岸线。
海军已经在印度洋附近建立了港口及海军的驻扎地。
大明已经对南亚诸国形成了合围之势,沐英一边向西进攻,一边派出部队,帮助朱樉和朱桢进攻印度三国。
朱棡在今年也已经抵达了好望角,同时带来的一个坏消息,朱棡屠杀了数十万的黑奴。
从爪哇和倭国等地的移民都在等待出发。
朝廷这些年用钱跟流水一样快,海关刚有收入,就被银行节流走。
银行有收入,就要还国债的利息。
“户部要往晋王那边移民,那边光有南亚人和倭国人是不行,必须要有咱们大明自己的百姓在那边。”
户部尚书有些为难,这几年大明在不断的移民,国内百姓也是越来越少。
“王爷,这几年报名移民的越来越少。
您看看是不是缓一缓?国内人口也出现不增长的现象了。”
朱重十搓了搓脸,笑道:“这事本王还真忘记了,既然国内没什么人口,那就从漠北和朝鲜那边征集一下人口过去。
每个地方要保证好人口的平衡性。”
地方保证平衡已经被列为了国策。
占领一个地方后要都是一个民族,很容易出现混乱的现场,甚至叛变等。
要是多民族就好很多,还能促进这些民族的融合和通婚。
“王爷,今年底新军就会开拔,明年初朝廷会给晋王和沐帅那边下达旨意。
秦王殿下和楚王殿下那边只有半年的时间来攻打剩下的两个国家了。”
离老朱定的三年之期已经不远,朱重十也是老大的官司。
老朱几个月总盯着大军是否动静,可他一点不考虑占领区的事情。
“内阁拟定,让沐帅那边扶持其他势力,帮助咱们作战。
波斯这个国家要是不能完全占领,那就等着以后再占领。”
“是,王爷,内阁会下旨意给沐帅。”
“行了,你们忙吧!本王要去查看军校的进度。”
出了内阁的房门,朱重十登上马车,赶往军事院校。
军校这些年他总过来,从徐达过世后,朱重十每个月都要抽出一天的时间来给这里的将领们授课。
这些军事院校的孩子们也在毕业后顺利进入部队,大部分都是从基层做起。
勋贵的孩子在一些特殊的待遇上会有照顾,这是他当初和马皇后一个不成文的约定。
这个招顾也是为了让勋贵的孩子们能快速成长,能和文官对抗。
来到学院,朱重十为这里面的孩子讲了一次课。
看着他们年轻的面孔,他也想到了当初自己年轻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