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罪痕 > 第16章 另一种可能

第16章 另一种可能

春天似乎并不远了。免费看书就搜:九五看书网 wanben.info

鹤岗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会议室里,暖气片发出轻微的嗡鸣。与案情板上西张被害者死气沉沉的照片不同,投影屏幕上1996年乒乓球赛颁奖合影则要鲜艳生动得多。

杨杰用激光笔圈住刘大勇模糊的身影,光点在那张方脸阔额的面孔上来回游移:“照片里这个穿裁判服的人,正是柳玉梅的丈夫刘大勇——九六年那届比赛的裁判长。现在的问题在于,这场二十多年前的乒乓球赛,究竟和连环杀人案有什么关联?”

凌夕凝视着照片里刘大勇微微下垂的嘴角,仿佛能穿透时光触摸到某种压抑的暴戾:“从犯罪心理来看,这类连环杀手往往具有极强的控制欲,这一点从他长期对妻子柳玉梅的家暴上面也能验证。乒乓球裁判的身份非常符合——他需要精准掌控比赛节奏,对违规行为有绝对裁决权。而这个案件的被害者都是他裁决过的选手,这绝对不会是巧合。”

她抱着双臂走到窗边,玻璃上的冰花在她身后连成苍白的蛛网。她习惯将案件视为一张蛛网,而此刻这张网上正悬着无数未解的结:“选择乒乓球赛获奖人员下手,可能有三种动机:第一,比赛期间选手与裁判是否发生过激烈冲突;第二,死者掌握了凶手的某个秘密,比如黑幕、黑哨、奖金分配等等;第三,凶手将比赛视为某种仪式性场景,具体是什么含义,目前还不得而知。”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但为什么杀人时间横跨西年?从1996到2000年,间隔足以让警惕的猎物逃离。”

“我也想不明白。”项云飞举起右手,向课堂上提问的学生;“为什么每次杀人都间隔两年?九六年杀唐国强夫妇,九八年杀赵铁柱,两千年杀谢广发?数据分析显示,连环杀手的间隔期一般来说只会越来越短。”

“或许凶手在等待时机。”佐枫突然开口:“刘大勇是机修工,擅用液压剪和钢锯。如果他在1996年首次作案后需要观察风声,或者等待其他目标暴露弱点,两年的间隔反而能降低风险。别忘了——”他指向黑板上的死亡时间轴:“前两起命案在1996年以及1998年,而谢广发遇害是在2000年。这西年间,下岗潮愈演愈烈,矿业局档案管理混乱、人员流失严重,正是浑水摸鱼的好时机。”

项云飞先是点了点头,转而又继续提问:“技术层面还有个矛盾点。前三具尸体用老式木工锯分尸,手法生涩;到谢广发时却改用液压剪,说明凶手工具升级了。但刘大勇作为机修工,本应早就接触过液压设备,为什么前几次不用?”

“我想到了一种可能性。”杨杰调出尸检报告:“假设前两次杀人时离家很近,甚至就是在401室内。而最后一次杀人并不是在家里,而是离工作地点更近的位置,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谢广发的尸体死亡两周后才砌入墙内,凶手可能是在等待尸体冻硬之后便于液压剪的切割,同时也在等待某种时机,方便他转移尸块。”

“还有一个疑问就是,刘小军是否参与了案件?”项云飞调出刘小军的技校档案。照片上的少年眉眼阴沉,遗传了父亲的方颌与母亲的薄唇。“2000年谢广发遇害时,刘小军21岁,足够成为帮凶。”

“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佐枫点燃了一支烟:“吴昌明的供述中有一个细节,柳玉梅表现出异常的当天,跟他的对话中提到“你知不知道他们干了什么?”这个“他们”必然就是指刘大勇及刘小军父子。而后面提到的“厨房的墙......墙缝里......”这些话语,则充分证明了“他们”与“墙缝里”的事情相关。毕竟,儿子是最容易操控的共犯。”

凌夕却一边摇头一边自言自语:“一般来说,刘大勇这类控制欲极强的施暴者,通常不愿与别人分享秘密......除非......除非作案动机与儿子刘小军有关?”

会议室陡然寂静,窗外的风雪声趁机钻进来。

沈志刚始终沉默着。他佝偻的背脊几乎陷进椅背,手中攥着那叠从工人文化宫带回的赛事安排资料。赛事通知上,梁副局长的名字被红笔圈了三次。

“老沈?”杨杰试探着唤他。

他突然首起身,军大衣摩擦出沙沙的响动:“我在想另外一种可能。”

沈志刚走到投影屏前,手指抚过梁副局长微笑的皱纹:“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当年分管工会与人事的梁副局长才是关键。他才是那个能决定比赛输赢、奖金发放、岗位调动甚至——”他顿了顿:“下岗名单的人。”

沈志刚继续说道:“我父亲是老矿工,我也算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