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传颂不断,传至了楼阁,整个许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许泽开了千坛酒,只为一醉!
……
后半夜,校事将消息送去了宫中,刘协和皇后曹宁原本还在揪心,听见此消息之后都露出了笑容。
“朕早就说过,子泓绝不会为人话柄,如此巧变方才是他。”
“不错,有这样的臣子,乃是陛下之福也,”曹宁对许泽的印象也是极好,往年常听曹宪夸赞,心中亦是敬佩许泽的事迹,故而说上几句好话。
“是啊,许爱卿在,朕不知可以少去多少忧愁,今日一宴,将全城的百姓皆宴请其中,朕心甚慰,那几件事,朕定要极力促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几件事?”曹宁眨了眨眼,疑惑的问道。/第,一*看~书?旺! ~追?蕞\歆/漳+踕`
“其一乃是商会之事,置官职于卫公振,亦是那卫氏的子弟。”
“其二乃是当吕奉先过往之事了却,抬为了实职校尉。”
“其三是征筹夷州之事,三件事皆是今年许爱卿回京师要务,想来若是办成,许卿也会很高兴吧?”
“那是自然,”曹宁很快的附和起来,为许泽说话,亦是她所愿也,曹氏若是兴旺,或者说自家大兄曹昂能够有利,必是大有好处。
“真好,好啊……有许卿在,朕真是大为宽慰。”
刘协宽慰的笑着,神情自若欣喜不已。
……
一夜之后,曹操出门时候都是满面春风,见人便常在大笑不止,可见其开怀到何等地步。
许泽之名再次传遍整个许都,连同吕布亦是满面春风,这次真的是太有底气了,以百姓为盾,士族岂敢欺之!
最后的消息也传到了崔琰的耳中。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是何等的妙语。”
“许子泓,许子泓!”
崔琰一口气堵在胸口,整个人仰面栽倒,这一次真的是不得不与吕布联姻了。
他万万没想到,许泽竟然能将这民情大局瞬间逆转……而且是以这种完全无法扳倒的方式!
崔琰走出院门,哪怕到了白昼,满城的热闹也还没褪去,校事府、许都府的人在街巷上带百姓挂上红灯笼,人潮走动热闹非凡,全然没有冬日清冷的模样。
内城大道的民居、商铺都有灯笼悬挂,走得几步,有人见崔府里出了人来,还连忙跑来躬身道贺:“崔议郎,真是恭喜了。”
“何喜之有呢?”崔琰冷着脸回应道,其实心底里是叹了口气,“足下是何人,好生眼熟?”
那人道:“在下甄俨,议郎可否还记得?”
崔琰再次打量眼前人,虽然不如当年那般意气英武,眉宇之中也显沧桑,却还有几分故旧模样,他点点头:“记得,汝也在许都?”
“学生在许都府为吏员,自被袁公赶出冀州之后,家族背上通敌罪名,到今年方才得京师洗脱,为归汉旧臣,恢复了祖上的功绩名声。”
“那很好了。”
崔琰点头示意,语气平淡。
当初在驱赶他们甄氏的时候崔琰就未曾进言过,现在又能恢复名誉,崔琰也不好多做评价,但是有天子诏命在,日后士林也不会以通敌来抨击他家。
甄氏后几代人应该会逐渐恢复入仕的资格,而后又逐步壮大。
可惜了。
崔琰心里为他们家族感到悲哀,本来是可以招许子泓做女婿的,若有许子泓这种人在家中主事,可比这少年家主甄俨好太多了。
也许甄氏早就名扬冀州,也不会落得这种下场。
啧,刚有这种想法,崔琰马上心里烦躁了起来,怎么还有心思为别人感到悲哀呢?现在已经是火烧眉毛了!
“方才说喜,是因许君侯持天子符令,借议郎与屯骑校尉两家联姻之事,与全城百姓相庆,各方名流前来祝贺,乃是一场盛事。”
“日后谁人提及许都大宴之事,都会想到起因乃是崔、吕两家联姻,乃是名流与武勋共襄盛举,难道不是喜事?”
崔琰听完直接气笑了:“崔氏与武勋。”
西凉贼子如今也能算得上武勋了?!
我崔氏多年门楣清正,往来无不是大有仁善之名的人,而今却被许泽小儿大势威逼,不得不和一贼将联姻!
“汝是讥讽崔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