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吃喝,有什么事需要我做的,首说便是。”
王凝之认真地看着他,“做事就得有做事的样,可不能叫苦叫累,中途放弃。”
王徽之被他看得不自在,转身便走,“你安排好,明日通知我。”
王凝之在后面笑得很开心。
谢道韫低声问道:“你打算安排他做什么?”
“这可得好好想想,”王凝之的一张笑脸瞬间转为苦恼,“不能是脏活累活,还得是他会的。”
谢道韫小脑袋转得很快,“不如让他给那帮信徒讲《道德经》?”
“不行,”王凝之立马拒绝,“我还打算在城里传授儒家典籍,可不能再传道了。”
谢道韫首起身子,双手撑在凭几上,“那他还会什么?”
王凝之学她的样子,“好像是什么都不会。”
于是,王家五郎第二日便成了负责文书登记的小吏。
什么都不会是不可能的,至少会写字,还写得不错。
书圣的家传书法,凝之得其势,徽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献之得其源。
不过百姓们不懂书法,要登记的都是诸如开荒的土地信息,家庭成员信息之类的,连加工润色都不需要,照实写就行。
到了午间,偷偷盯了一上午的郭敬过来汇报情况。
王凝之有些惊讶,“他居然坚持到现在才撂挑子?”
“不,不是,”郭敬笑道:“是要吃饭了,午后继续。”
王凝之坐不住了,亲自来到衙门查看。
王徽之正满脸得意,也没个坐像,一条腿盘着,一条腿弓着,拿着文书欣赏。
“这事这么有意思?”王凝之都自我怀疑了,夺过文书自己看了看,“也没什么特别的啊。”
王徽之往后仰了仰,靠在写字的小几上,“有人得田,有人添丁,有人婚嫁,都是喜事,我帮着记上一笔,当然有意思。”
原来如此,看来老五不是无药可救,是真的见识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