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多年为我们凤阳所做的实在太多,我们也想借此报答您的恩德。首发免费看书搜:看书群 kanshuqun.com”
听了这话,柳白嘴角略微抽搐。
建功德庙?倒不如直接为自己立座体面些的墓碑来得更直截了当。
作为县令,他的名声在当地已经颇为响亮。
临别时,刘诗漫特意提醒他要内敛低调,否则过于张扬,终将招致祸端。
此时如果再建功德庙,等于公然宣告天下——凤阳的百姓对柳白的尊敬远超对任何人。
这不是称赞自己的政绩,而是引火烧身。
“功德庙可以修建,但不是我的,应该是为陛下修建的。
我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依循圣意而行。”
柳白继续道,“再说,我觉得这种面子工程意义不大。
千两白银若用于修桥铺路或者建设孤儿院,岂不是更为实际有效?啊!师爷且慢。
孤儿院……这主意不错!”
此念刚起,他忽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好机会。
凤阳城尚缺这项设施,如今百姓富足有余力,何不顺势筹建一家样板孤儿院?
“立即召集各街坊管理人员开会!”
“明白老爷,马上就去安排!”
……
“兄弟,你该不会又打算去凤阳吧?”
上次廷议结束之后没多久,朱元璋再度见到急匆匆来找他的朱标。
他原本以为,在朝堂上明确拒绝了太子的想法后,朱标会就此作罢。
没想到不过两天,他又被儿子堵在了面前。
让太子离开皇宫去民间查访风险极大,比起皇帝出宫更甚,因此朱元璋断不会轻易答应这种请求。
这是关乎皇位继承人安全的根本问题。
“父皇……”
话音未落,朱标就发现自己还未开口陈词,就已经被老皇帝直接否定。
但既来之,则安之,总要争一争,“父皇,儿臣这次出行并非私下游逛,而是代您视察民间的庄严行动。
锦衣卫和护卫大军一路随行,谁还能伤我分毫?再者说,这次派员前往凤阳向柳白求教,并非小事一桩。
如果草率处理,只安排两个官员象征性跑一趟,又有何意义?父皇您亲自去考察过凤阳,归来后赞誉有加,这说明凤阳确实可资借鉴。
因此儿臣认为,朝廷不但需要派人学习,还需做到学以致用。
这事关乎国家长远发展,儿臣亲赴现场也合情合理!”
此时朱标说话毫无任何个人情绪干扰,完全站在太子的位置阐述自己的立场。
面对态度庄重的儿子,朱元璋从眼神里感受到那坚定的决心。
尽管一贯固执倔强,看到此刻朱标的自信笃定模样时,老皇帝心底反而泛起欣慰之情。
朱标能够主动表达见解,这对即将传承大统来说无疑是个积极信号。
“好吧,既然你这么想,便听你的,你可以前去。
大明迟早是交到你手上的,多走走看看也有好处。
但是务必要时刻铭记:当君王者必须保持独立判断力,切不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要始终秉持自己的主见。”
“儿臣多谢父皇!”
随着朱元璋的允诺,朱标内心也略感轻松——毕竟未经允许擅自离京实在太危险,作为太子的安全关系到整个江山社稷安稳。
随即朱元璋补充道:“在你的兄弟当中找几个合适人选一同前往。
记住啊,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跟着柳白学习的,不要搞得太张扬,出发前一定要交代清楚,我们可不是让他们去游玩享乐的!”
实际上,朱元璋对柳白这个年轻人非常器重。
若不是因为眼下朝局另有要图规划,仅仅凭今日太子的一席言辞,他也决不可能轻易拍板批准前往凤阳一事。
虽仅与柳白见过两回面,但此人无论才华还是品德都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如没有其他顾虑,他甚至打算将柳白马上升职提拔为世人楷模,树立正向典型。
然而现在时机尚未成熟,他还有一些紧要国事要优先处理。
“你负责将他们安置妥当,所有人职位都不能高于县令,并严令他们不得暴露真实身份!我要把柳白当作试金石,打磨锻炼你的这些兄弟,让他们未来成为你得力的臂助!”
“试金石”
一词果然生动概括了朱元璋对柳白的定位。
朱标听完后轻轻颔首,“父皇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