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大明:我在洪武忽悠老朱投资 > 第21章 关键

第21章 关键

爆炸后把铁弹推出罢了,这种事情怎么能拿四书五经解释清楚?经典里根本没记载这类东西嘛!

“柳兄,您这些问题……岂不是本该由工匠们回答?似乎和治国之道毫无关联……”

“殿下想说什么?这些东西确与治国安邦无关,可您细细想一想,四书五经里哪句论调能够用来说明凤阳城的管理制度?是‘子曰’还是‘之乎者也’?莫不是都派不上用场?”

此刻,朱标内心暗暗觉得,这柳白实在有些故意刁难的嫌疑。

然而这话终究未能出口,因为他深知,事实确实如柳白所言——经典之中,并未触及这些领域。

“殿下是否曾想过,春秋时期战场上,主力装备是战车,将士持青铜剑作战、配以长弓。

而随后各个朝代演进过程中,骑兵取代了战车的位置,铁剑取代了青铜剑的职能;直到如今,火铳渐显替代弓箭之势,火炮更让攻城变得轻松。”

“这些发明和变革难道是由圣人之言所教导出来的吗?”

随着柳白的话语娓娓道来,朱标开始感觉到心中某些原本坚固的想法出现了一些动摇。

圣人的言论或许并未完全覆盖所有的道理……

然而他犹豫片刻之后开口:“即便如此,我也难以直接奏请父皇废止现有的八股文科举制度啊,毕竟那是父皇亲自制定的……”

可话到一半,朱标发现,他竟无法为自己辩解下去了。

正如柳白之前所言,若跟随他学习,那人便会成为众人攻击的对象,处境极其危险。

一不小心,便会陷入永无翻身之地。

刚才自己还充满信心,但下一瞬间,就像自己打了自己一巴掌。

“八股文确实能束缚天下学子的思想,使他们穷尽一生研究八股,无暇思考其他杂乱之事。

这看似如今是一大利好。”

“可是,我们是否也切断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那些专注于八股文的人,金榜题名后,又有多少懂得治国安邦?又有多少识得五谷丰登之理?”

“如果我们一直只用火铳、长弓和刀剑,某天若碰上武备更强的敌人,我们该怎么办?子孙后代又该如何应对?”

“牢记这一点,落后就会挨打,停滞不前就意味着退步!”

“太子殿下,请三思。

若是想学我的本事,就得有最基础的认识。”

落后就要挨打,停滞即为退步。

这两句话在朱标的耳畔回响不绝。

虽未亲身感触其中滋味,然而饱读诗书的他迅速明白了话中的深意。

如柳白所说,由八股文考试选拔出的学者中,识五谷者又有几人?这些问题不停在他脑中盘旋。

“太子殿下,不必匆忙做决断。

长途跋涉至此,还是先歇息片刻吧。”

看着朱标逐渐沉入深思的状态,柳白果断将其打断。

触及到知识和认知盲区的问题,太过纠结很容易让人闷闷不乐。

在柳白心中,朱标无疑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他可不能让其心情抑郁下去。

“疲倦?不会,一点也不累。

对了,今日不是说凤阳有夜市么?能否麻烦柳兄领我去一观?”

一听到柳白有意结束会谈,朱标立时从沉思中跳脱出来。

他此次出行时间甚短,

主要借的是那批来求学的士子之名方才得以离开应天府。

时间无多,此刻的他只想多在这汲取些新奇见识。

“夜市啊……行吧。”

事实上柳白心里正想着你若不去休息,我就该去休息了!但鉴于朱标态度略显微妙,而且作为臣子来说,对方太子既说要去夜市溜达一圈,他又如何拒绝得了?

随即,在侍卫与锦衣卫暗影护卫下,柳白和朱标踏上了凤阳夜晚的大街。

刚出门便看到路两旁亮堂堂排列的路灯。

尽管光并不算强烈,却至少照亮了道路的边界,时不时可见一队巡逻的民兵走过。

“整个凤阳城每晚都点亮这些路灯吗?”

朱标凝视延伸到街尾的路灯皱着眉头问道。

“没错,每一处主干道都有灯光照耀,每段还有专人维护以免熄灭,这是为了夜间巡逻之人便于观察,也能提前发现匪徒踪迹。”

“应天府亦是如此吗?”

“自然是有。”

……

有?

开玩笑!这么多灯,一晚上的灯油得耗费多少?这些可是实实在在这的开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